说起自己对油泼面的记忆,便需从奶奶那个时期说起。很小的时候,父亲母亲在外讨生活,自然照顾小孩的责任就落在了奶奶的身上。那时候奶奶已经花甲之年,可是奶奶的身子骨却硬朗的很,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奶奶总是想尽办法做的一些好吃的,让我们长身体。
一年四季的时间里除了夏天有自己种植的新鲜的蔬菜,其他大部分都是吃不到蔬菜的。奶奶擅长做面食,北方的物产没有南方那么丰富,吃面需要的蔬菜少点。奶奶时常会提前把面准备好,吃过早饭便去发面了,通常是两大碗面粉配上一瓢水,水必须是温水,这样面的硬度合适。活好面之后在盆里刷上一层薄薄的油,好让揉好的面团不会粘在盆上,大致放两到三个小时,差不多是奶奶午睡起来的时间。
她便在一次走进厨房,开始忙活一家人的晚饭。将揉好的面团再次反复揉,使得醒好的面再次变得软一些。这可是个体力活,夏天的厨房没有风扇,奶奶常常额头上都是汗珠。面团揉好之后开始用擀面杖擀面,将面团擀成圆形,薄厚差不多是5公分左右,用刀切成长方形的小块。然后开始一遍一遍的拉面,将这些长方形的条状的变成一条条圆柱形的面条,面条算是准备好了。
于是乎,开始烧火,水开了的时候,开始下面条,再辅以一些小菜,青菜、豆芽等一同下锅。奶奶一边等着面条煮熟,一边开始熟油,煮好的面条捞到每个大碗里,上面放上葱花、盐、鸡精、辣椒面等,将烧好的油泼在上面,一时之间小厨房里的香味开始蔓延开来,油香加上与辣椒面结合的味道,口水不禁直流。
当然,会吃面的陕西人吃完油泼面都会配上面汤,这才算是完美。奶奶常常说:吃什么面喝什么汤,才是最健康!听起来还是很押韵的,面条的油腻配上一碗清汤,整个胃都实了。食物所带来的满足感,足够让你卸去很多烦恼和疲惫。
如今虽然已经走出了农村,在城市生活,奶奶也已经离世多年,可是她的那一碗油泼面永远是记忆里所有的温暖和美好,带着这些美好陪伴着我走好每一段人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