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成功便是:看清什么东西值得全力压上的智慧

标签:
时评杂谈情感 |
分类: 我有一个奇特的观点,需要表达 |
下班后开始惯性的刷微博,微博真的是一个小世界,可以在此感受到万千世界的智慧。喜欢蒋方舟,她大我两岁,可是在很小的时候她便出名了。
在一次访谈中她谈到自己目前取得的成就,便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其实身边的很多人比她更努力,比她更优秀,可是却一直迟迟没有获得相应的机会,这让她觉得唯一庆幸的是她年少成名,所以被大家记住。
今天看到她在微博上的一句话再次备受震惊:“人最缺乏的不是不计回报的勇气,而是看得清什么东西值得全力压得上的智慧。”这是一句真实存在的话语,字字珠玑,想想这么多年那些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怎么样了呢?
1.
就拿自己来说,大学的时候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因为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差,于是便知道自己大学毕业不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很庆幸也很意外的进入汽车行业,成为了一名市场活动策划专员。
老实讲这份工作是自己喜欢的,因为前期要汇报给厂方,所以提前要写好活动的策划案,这个对于我这个喜欢文字的人来说不是什么难题,加上平时点子多,很快我的方案得到了批复,自己也从一名实习员工转变为正式的员工,工资当然是升高了很多,且得到了领导的重用。
后来因为母亲生病做手术,返乡照顾母亲,离开了这份工作,现在想来是非常后悔的,每一个轻易做出的决定都会在日后影响你的发展。家乡是二线城市,对这种汽车的活动是少之又少,所谓的市场部就是打杂一类的,很少接触像样的活动,加之在汽车行业两年,我知道休假是非常难得。
于是选择了离开,而后开始做了文职类的工作,工资平平,休息倒是非常多。只是这种日子变得开始浑浑噩噩了起来,自己的能力也得不到发挥,也不想轻易放弃这两年多经验的积累,再加上这份工作也是自己非常喜欢并且有信心做好的工作。
重新回到汽车行业,总是有了大展宏图的机会,开始认真对待每一个方案,,每一次活动。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了三年,后来有一次领导找我谈话,说市场经理要调去其他的品牌了,让我当这个市场部的市场经理,我一时之间惊呆了。
一边是5年来兢兢业业的付出,基本没有任何假期,一直在埋头苦干,一边是眼前的这个机会让我可以重新开始定位自己的方向,在这里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得到了升迁。
是的,我把时间交给了它,所以它也回报了我,敢于五年的时间去做一份工作的坚持,赢得了今天的赞誉。如果中途那次在行政岗位上普普通通,大概一辈子就是那样子了吧!
2.
新东方的创立者俞敏洪,曾是一位拖拉机手,后来开始读书,三次考北大而不中,后来努力考取北大留校并没有让这位心怀大志的人停下来脚步,常常外出兼职代课后被北大三次警告处分,最后他离职开始了创业之路。
此时的他从一位老师转变为一位创业者,大街小巷开始张贴广告。他说:“他这一辈子必须站在讲台上!”后来就是大家看到的新东方越做越大,成为中国最大的教育集团之一,2006年成功在美交所上市。
他获得成功的信念,就是他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要什么?毕业留校他可以一辈子当一位教书先生,从此过上安稳的生活,大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很高。开始创业的时候,他没有选择其他的商业,而是选择了教育,他此生只想留在讲台上,这是他的信念。
当因为兼职受到处分的他丝毫没有眷恋这份稳定的工作,而是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创业之路。从一位大学教师变成每天在大街小巷张贴广告做宣传的人,他经历了什么,没有人知道有多难,凭借着他的孤注一掷,赢得了胜利的掌声。
他说:要引人敬意,就要研究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在那个领域中,你是最顶尖的,至少是中国前10名,这样无论任何时候你都有话说,有事情可做。我俞敏洪原来想成为中国研究英语的前100名,但后来发现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就背单词,用1年的时间背诵了一本英文词典,成为中国单词专家,现在我出版的红宝书系列:从初中到GRE词汇有十几本,年销量100万册,稿费比我正式工作都高的多。
他看清了自己对教育的热爱,所以把毕生的经历都放在了教育事业上,所以他获取了自己该有的成功。
3.
成功,便是你把什么看清了压全部在其身上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