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
(2019-02-21 08:22:01)
标签:
教育文化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什么叫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 理解:价值判断的独特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能力目标:
联系实际,分析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通过事例总结概括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确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从而正确地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需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议一议:假如飞机失事,只有一个降落伞,飞机上有
教师,军人,科学家,医生,该救谁?并且谈一谈你的理由!
请几位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引入本课题: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二、自主学习(各小组带着探究题目讨论交流,并统一组织答案,选好中心发言人)
(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内涵是什么?二者的关系如何?
(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征是什么?(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
(三)、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学生展示、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价值判断含义: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做出的判断;
价值选择含义: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价值取向。
同学总结回答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之间的关系。即: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表现。
(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学生展示、点评,教师总结: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差异特征:
学生展示、点评,教师总结:
(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2)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3)人们站在不同的(利益)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三)、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学生展示、点评,教师总结
1、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探究一】
n
n
学生讨论、展示,教师总结:
因为时代发生变化了,我们要与时俱进;这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意义: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
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
【探究二】(请同学们集体诵读,配乐)
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问题]
1.在这首诗中,农民和地主的价值选择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教师总结:这是由于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不同。
多媒体展示:漫画“四伯乐相马”
问题: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学生讨论、展示,教师总结:
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多媒体展示材料】:
近年来,受利益的驱动,小煤窑非法开采,禁而不止,以致矿难频发,已经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务院明确提出对非法办矿的小煤窑要坚决予以取缔,然而对于关闭非法小煤窑,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
【问题】假如你是煤窑老板、矿工、乡镇领导、遇难矿工家属、国家安全管理局中的一个角色
(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由学生总结结论)
教师总结: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探究三】对于煤矿安全事故,各方的选择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教师总结:
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这三点总结为一点就是主体差异性。
思考问题:(1)怎样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学生回答:既要符合客观规律,还要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2)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
(作为课后讨论题目)
三、本课小结(学生小结)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3、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四、课后精练(各小组对以下题目进行讨论、交流,选一名中心发言人,在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道进行回答,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各小组不能重复选题。)
(一)、选择题:
1、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
A、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C、生产力发展水平
2、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了渔家生活的闲情逸致,而孙承宗的“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则写出了渔家生活的艰辛困苦。这说明(
A、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性
3、影响人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有
社会地位和个人需要
4、2008年3月27日,是塑料袋原材料——聚乙烯诞生75周年纪念日,但是没有人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庆祝,而当初聚乙烯刚被发现时人们却欣喜若狂。这说明(
A、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B、价值判断与否没有统一的标准
C、人们对聚乙烯的价值判断是错误的
D、价值判断具有阶级性
(二)辨析:坚持真理,就是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五、书面作业:结合今天所学的内容,对你今后的生活可能会有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