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成本会计?
(2022-07-07 11:19:41)
标签:
管理会计师财经 |
怎样才称之为做好?就要弄清楚,做成本会计的价值在哪里?有成本会计入职后发现,成本核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就是操作ERP系统,把材料成本归集到产品里,录入工作中心工时和人工和制费,点操作成本计算,系统就把成本计算出来了。
所以,从ERP系统成本计算操作的角度上,很简单啊,操作几步就完成了。那成本会计就会觉得一个月下来,工作很无聊,操作就那么几分钟的事,然后等待系统计算完即可,觉得成本会计没什么价值,开始迷茫了。
也就是说随着公司的管理完整,ERP系统成本计算的普及,成本会计的核算价值越来越低,只会操作系统成本计算步骤,成本会计的工作价值不大。
那什么才是成本会计新的价值?我认为是独立的思考,就是这项工作技能是属于你自己的经验体系,而不是系统赋予的。也就是成本会计的思维能力才是有价值的,懂得搭建成本数据监控体系,通过成本数据监控和分析,来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从而规范业务流程和表单,这才是成本会计核心价值。
明白成本会计的工作价值之后,如何做好成本会计?
首先了解系统的成本计算操作步骤虽然说简单,但要弄明白成本计算的逻辑,是比较困难的。即要懂得搭建成本核算体系。
01
了解产品BOM材料构成和生产工序出发
弄懂产品的材料构成和生产工序情况,这个决定了业务流程和表单的搭建起点,在一定程度产品的材料结构和工序的加工情况决定了业务逻辑,而业务逻辑决定单据体系和业务操作流程,也就是让一家公司有序的运作起来,就要先根据业务逻辑来搭建单据体系,比如说:销订单、销售出库单、销售退回单、生产计划单、生产工单、BOM表、生产领料单、退料单、补料单、生产入库单、采购订单、采购入库单、采购退货单。
也就是说整个公司的运作体系,就是依赖这些单据来运作的,成本会计就要懂得搭建单据体系,单据建立起来之后,要有业务操作指引,指引各部门分工合作,权责分明,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要求成本会计针对业务流程来补充内控体系,要懂得在哪个节点应进行管控,来保障业务流程的效率和规范,最终来达成成本核算体系。
02
懂得根据单据体系来建立成本核算体系
就是要把一家公司所有的单据串联起来,构建为成本核算的体系,来设计成本表。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将成本核算的逻辑置于整个经营的数据逻辑中,才能起经营大数据的监控价值。这样在哪个业务节点出现问题,才能及时发现。
03
成本核算的数据,要发挥其价值
光会计算,计算的效率再高,再漂亮。这些都只是历史数据,不会为公司带来一分钱。只有运有成本分析思维,运用成本分析思维参与到经营决策中来才有价值,比如说产品报价。成本信息为建立产品报价体系服务。
比如说,降本增效,让成本分析思维指导业务人员,进行降本增效的实施方案。
那对于刚入职的成本会计,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只是仍需训练好成本核算的能力,虽然说ERP系统终究会替代核算能力,但成本计算的逻辑是值得学习的,需要先打好基础,后续才有机会进行成本分析,参与到经营决策来。
对于成本会计新人,首先要学习导出系统单据数据,设计成本表,来深刻了解成本计算的逻辑,且自己能够核算出来。这样系统的成本计算逻辑才能为你服务,你依据成本计算的逻辑来规范系统业务流程和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