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分组
(2017-04-16 23:58:03)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叙事 |
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分组
西街小学 张娜
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教学效果有更大的成效,我们教研组成员在新的课标的指导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研讨,最终决定用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课堂参与度。
刚开始,学生们兴趣极高,都很有集体荣誉感,都争先恐后举手回答问题。我也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与上进,但时间一长,个别学生不在乎,不管我再怎么强调呼吁他们为了小组的荣誉,要积极参与到课堂去,但他们还是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有的组员甚至提出某同学总拉分数,他们小组不要这位同学了。让我听到后既寒心又感到恐惧,因为再不想办法,班级就会两极分化严重了,小组加分不仅没起到帮助,反倒让我更头疼。原本以为天真善良的孩子只是说一说,可经过近一星期观察,我发现那么学习吃力的学生没有刚开始的积极性了,反倒变得更加沉默和自暴自弃了,经过反复思考,后来我发现自己对小组学习中的分组,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我又开始观察班上的同学,发现他们总是几个人一起看书或学习,后来,灵机一动,想着为何不把性格兴趣爱好相同的放一组呢?而且,以前小组只是班里的座位小组那么简单的一分,分为一、二、三、四组,人数多而且不易管理,于是我就班里的学生重新分组,根据她们的性格兴趣共分为八个小组,小组人数最多是九个,这样,他们不仅团结了,进步也快了,而且在操作上更容易把握和管理了,尤其是检查作业时,速度提升了,完成地也比以前好了许多。再也没有学生说某组有某人拉分,不要这个同学了。欣慰之余,我深刻的认识到小组学习分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班级学生要非常了解,这包括学习和思想甚至性格方面,只有对学生充分了解了,才能把小组分好,达到最终目的,实现共同进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效果。如把内向的和外向的掺和在一起,学生成绩好的和吃力的掺和在一起,爱钻研爱思考的和不爱钻研不爱思考的放在一起。分组人数不宜过多,以4至6人最佳,人数过多,学习上检查和参与活动时比较拖延时间,也照顾不到每个学生。但是目前的现状班额太大,平均都是70人,有的班都突破80大关了!根据我们班67人,也只能是分8个组了。
其次,对小组奖励时不能过于单一化,单一化易使学生麻痹大意,对学生的学习不利,单一化奖励时间一长,学生就觉得学习不管怎样,都只是这样的奖励。小组加分时,要让学生产生好奇感,期待一次又一次的奖励。如这次奖励小组分数最高的组员每人一张黄卡,下次呢,小组分数最高的,可以进行一次活动组织,权力交给分数最高的小组,如组织好可再奖励分数。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竞争力和积极性。
再次鼓励时,凡是小组分数连续进入在全班前三名时,每人奖励一颗红星贴在表扬榜上,用分数兑换红星,红星最高者可有奖品,也可奖励他们主持班会和班上节目主持这不仅锻炼了他们,而且学生也有兴趣参与,既提高课堂参与度,也使学生不断进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比较好的一种来提高课堂参与度的方法,但这种方法还需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完善,以达到最好的课堂参与效果,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让我对学生有更深的了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