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2017-05-16 14:38:45)广汉市研培中心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表
广汉市西外乡学校
题目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
||||||
时间 |
40分钟 |
节次 |
|
||||
来源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 |
||||||
课型 |
复习课 |
授课对象 |
三年级学生 |
||||
目标 确立 依据 |
课标分析 |
《数学课程标准(2013版)》有关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这就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熟练、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和笔算,并解决问题。 |
|||||
教材分析 |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总复习的内容,通过引导学生整理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网络,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
学情分析 |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课前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回忆出本单元的内容,也能说出计算方法,少部分学生在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上存在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系统整理与复习,学会运用。 |
||||||
确立 目标 |
1、通过对知识回顾整理,使学生会建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知识网络,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判断商的首位,估算近似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
||||||
评价 标准 |
1、80%以上的学生能对知识进行回顾整理,会建构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知识网络,牢固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 2、90%以上的学生能正确判断商的首位,估算近似值等练习,掌握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特点; 3、80%以上的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学活动 |
评价要点 |
|||||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及时反馈,巩固提高
总结全课,掌握方法 |
一、导入知识 出示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板书) 问:关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整理、汇报,老师板书)
二、指导复习 1、出示复习目标(课件) 齐读目标
2、复习口算 (1)送小兔回家(课件) 抽学生口答,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2)小结方法
3、复习估算 (1)小蜜蜂采花蜜来了(课件) 学生口答,并说出怎么估算的? (2)小结方法
4、复习笔算 (1)判断下面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课件) 抽生口答,说出判断方法 (2)进行笔算并验算
(3)展示评价 (4)小结方法
5、解决问题 (1)出示题目(课件)
(2)想一想:
引导学生回忆整理 三、巩固练习 1、出示1题(课件)
2、出示2题(课件) 问:你怎么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交流后完成并讲评 3、出示第3题(课件) 问: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答后讲评
四、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收获,教师适当补充
|
学生在回顾交流中,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通过呈现复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复习应到达的目的。
通过口算、估算的复习,学生能牢固掌握口算、估算的基本方法。
通过笔算的复习,学生能正确判断商的首位和位数,牢固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及验算方法。
通过解决问题的复习,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解答。
通过练习和交流,学生能正确进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答
通过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收获,进一步巩固知识,掌握计算的基本方法。 |
|||||
目标 检测作业 |
(一)填空。
1、 0除以(
2、 被除数=(
3、 504除以4商(
4、 125除以一个数,它的余数一定比(
5、 (二)选择。
1、 2000除以5商的末尾有( A.一
2、 一袋大米重50千克,粮店运来140袋,一次最多运6袋,至少要运(
3、 —个三位数除以2的商仍然是一个三位数,那么被除数的百位不可能是( (三)计算。 1.口算。 5500÷5= 2.估算。 349÷7≈ 325÷4≈ 3.笔算并验算。 906÷4= 189÷9= 4.脱式计算。
288÷4÷3
81×5÷3 (四)解决问题 1.三年级男生有125人,女生有83人,每8人编成一个活动小组,可以编成多少个小组? 2.把100千克苹果装到箱子里,每箱装8千克,至少需要多少个箱子?
|
|
|||||
教学 反思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