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开题报告——幼小衔接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
(2017-03-06 13:27:34)
标签:
教育 |
课题名称——幼小衔接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
负责人:李青
所在单位:西安市高陵区药惠中心幼儿园
课题名称的背景和价值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幼小衔接是指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这一时期的整体衔接,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重要转折,角色变了、要求变了、家长们的期望也变了,儿童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应。我发现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现象: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回来总是脏兮兮的;整天丢三落四,今天文具盒不见了,明天铅笔不见了;上了小学之后,吃饭吃不饱等,回家之后不知道作业是什么等现象。客观上,儿童在这一时期存在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学习适应性和社会适应性两个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父母,孩子已经上学了,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作业做完了,总是亲自帮他订正错误;进出们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放学了,都要帮他们拎着书包。只要孩子存在的地方,就有父母的身影。如此这般,做父母的的确很辛苦,可孩子却越大能力越弱了。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如穿衣服、系鞋带等,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已,孩子动作慢,能力差,势必会影响他的学习。从教师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小学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总是那些能力强的学生。所以,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层次分明,合理利用,将使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中“社会适应能力强”,“我要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强”十分重要。因此,选定《幼小衔接教育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培养学会管理自己。
课题研究的设计
(一)本课题研究预设达到的两个目标: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幼小衔接教育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让孩子能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2.通过研究,让幼儿有初步的为集体服务的意识,有对任务的责任心,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3.关注家长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中的影响和作用,家园同心,共同努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及服务意识。
(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界定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 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课题实施的第一阶段,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从网络上、书刊中下载幼儿自理能力程度表现情况调查表,结合我园幼儿实际,重新进行设计以便了解和分析我园大班幼儿自理能力方面的具体特征和水平。
2.行动研究法: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幼儿的表现,在行动研究中不断探索,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3.案例研究法:这是实践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鼓励教师做有心人,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4.观察法:教师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中,留意观察实验前后幼儿自我管理的表现,作好观察纪录,进行综合分析评定。
课题研究的时间安排
第二阶段:(2017年2月-2017年11月):1.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为老师,幼小衔接活动中应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可加强以下类似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例如:自己吃饭、穿衣、自己叠被子、按时睡觉、整理书包等。 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教师要勤观察,多引导,布置了任务要坚持要求,坚持检查。3.家园同心,共同努力。现在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再干也不迟,什么事都包办代替。这就需在培养幼儿自理的过程中,家园同心,对幼儿进行一致性教育。每名幼儿在自理能力方面哪些地方薄弱,老师都会和家长沟通,除了在幼儿园加强锻炼以外,在家也要多请家长监督、督促,这样老师与家长共同努力,将孩子培养的更优秀。
第三阶段:(2017年11月—2017年12月):课题结题阶段。整理总结实践经验,完成研
究报告、结题报告,请专家评审编辑课题资料。整理实验教师日常研究有质量的活动设计、案例,编写优秀方案集。
形成成果:1.方案、总结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教师成长:
幼儿成长:
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