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答案

(2019-12-11 15:56:10)
标签:

博益智学习网

教育

考研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详解

免费下载地址http://byz.100xuexi.com/Ebook/3735.html

 

巴罗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是我国众多高校采用的宏观经济学优秀教材,也被部分高校(如上海财经大学)指定为“经济类”专业考研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巴罗所著的《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考生复习专业课,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1.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2.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4小时高清视频】

3.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课后习题详解

4.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
本书是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教材的配套e书,对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内容简介

第一部分 导 论
 第1章 思考宏观经济学
 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
第二部分 经济增长
 第3章 经济增长导论
 第4章 运用索洛增长模型
 第5章 有条件趋同和长期经济增长
第三部分 经济波动
 第6章 市场、价格、供给和需求
 第7章 消费、储蓄和投资
 第8章 均衡经济周期模型
 第9章 资本的利用和失业
第四部分 货币和价格
 第10章 货币需求和物价水平
 第11章 通货膨胀、货币增长和利率
第五部分 政府部门
 第12章 政府支出
 第13章 税 收
 第14章 公共债务
第六部分 货币与经济周期
 第15章 货币与经济周期:价格错觉模型
 第16章 货币与经济周期:粘性价格与名义工资率
第七部分 国际宏观经济学
 第17章 商品和信贷的世界市场
 第18章 汇 率

课后习题答案

一、概念题

1景气(boom)

答:景气(或繁荣)是指在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处于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的阶段。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有时也将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合称扩张阶段。经济学家们构建了若干指标来判断经济是否处于景气期,如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等。

 

2经济周期(商业周期)(business cycle)

答: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或国民收入波动,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持平、收缩)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内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

经济周期按照其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可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三类。对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解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论、消费不足论、资本边际效率崩溃论、资本存量调整论和创新论。

 

3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答:需求曲线指用几何图形表示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的一条曲线。这里的“其他条件不变”是指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及其他商品的价格等因素保持不变。在这样的假定下,可利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及效用最大化条件推导出在各种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在“价格—需求”坐标系中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可得到该商品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一般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这表明商品需求量随价格的上升而下降。当消费者的偏好、收入或其他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需求曲线将发生整体移动。

 

4非均衡(disequilibrium)

答:非均衡是指经济运行处于供给与需求不相等的非出清状态。如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大量非自愿失业,商品市场上存在着大量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以及宏观经济波动。一般均衡理论表明,只要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市场将自动达到均衡状态,既没有过度需求,也没有过度供给。事实上,一般均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因为现实经济中不存在一般均衡所需要的一系列严格条件。因此,在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并不等于有效供给,市场不会出清,经济处于非均衡状态。在非均衡经济中,交易者除了要根据市场价格信息来调整需求量和供给量以外,还有必要以市场的供给数量和需求数量方面的信息来调整自己的供求活动。也就是说,在非均衡经济中,数量调整发挥着重要作用。

 

5经济波动(economic fluctuation)

答:经济波动也即经济周期波动,是指整个经济收缩和扩张的过程,是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的一起一落、扩张与收缩不断交替的波浪式运动,即实际GDP增长率围绕其均值上下波动。它主要通过产出、就业、物价等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的波动表现出来。从绝对的角度说,经济波动是不规则的。在不同的经济背景条件下,经济波动具有不同的幅度、高度、深度和时间长度,没有两次经济波动是完全一样的。但从相对的角度说,经济波动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6就业(employment)

答:就业是指在市场部门中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数。就业有两种含义:广义讲,就业是指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生产性活动,并且带来要素收入的全过程。作为劳动力要素,就业就是人们的劳动力获得工资或薪金等工作报酬的生产性使用;作为资本要素,就业就是获得利润或利息的资本的生产性使用。狭义讲,就业指劳动力得到报酬的使用,或者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和可以工作的人拥有一份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就业是人们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获得报酬的主要方式。因此就业状况的好坏是衡量宏观经济景气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就业不足或失业发生时,政府有责任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扩大就业量,以保持充分就业和宏观经济的稳定。

 

7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

答:数学经济模型一般是用由一组变量所构成的方程式或方程组来表示的,变量是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变量可以被区分为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和参数。在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己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内生变量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外生变量本身不能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参数指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也可以理解为可变的常数。参数通常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参数也可以被看成是外生变量。例如,在下面均衡价格决定模型中:

http://e.100xuexi.com/uploads/ebook/f6858f8e16534d4296d7daa7d4c5a07e/mobile/epub/OEBPS/images/image004.png

http://e.100xuexi.com/uploads/ebook/f6858f8e16534d4296d7daa7d4c5a07e/mobile/epub/OEBPS/images/image005.png 

其中,http://e.100xuexi.com/uploads/ebook/f6858f8e16534d4296d7daa7d4c5a07e/mobile/epub/OEBPS/images/image007.png的值。

 

8均衡(equilibrium)

答:均衡是在经济学中被广泛运用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的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方面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正因为如此,进一步地,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在于寻找在一定条件下经济事物变化最终趋于静止的均衡点。

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和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9汇率(exchange rate)

答:汇率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指外汇买卖的价格。它是两国货币的相对比价,或者说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折算两种货币比率时,首先要确定以哪一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这称为汇率的标价方法。在外汇市场上,按照以国内或国外的货币作为标准,汇率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即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汇率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法。按制定汇率的方法划分,汇率可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考察,汇率可分为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从外汇交易的支付工具角度考察,汇率可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从外汇买卖的交割期限的角度考察,汇率可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从汇率制度角度考察,汇率可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10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

答:参见本章“课后习题详解”概念题第7题。

 

11一般物价水平(general price level)

答:一般物价水平也称价格总水平,是经济中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加权平均价格水平。经济学中,常用一般价格水平来衡量通货膨胀程度:如果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一段时间大幅度上升,说明通货膨胀的态势在加强。按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趋势来确定通货膨胀的程度,理论界一般认为,一般价格水平年平均递增率在2%~3%时,称为基本稳定;一般价格水平年平均递增率在9%以内,称为温和性通货膨胀;一般价格水平年平均递增率在10%以上,称为恶性通货膨胀。

 

12金本位(gold standard)

答:金本位是把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各国同意按它们的货币的固定金额购买和出售黄金的一种货币制度。广义的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通常所说的是狭义的金本位制,即金币本位制,它的特点是:金币的形状、重量和成色由国家法律规定,但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这些特点使本位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等,国内价值和国外价值趋于一致,保证了货币制度的相对稳定性。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对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黄金的产量有限,而且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平衡,加之战争等因素的影响,金币自由铸造与自由流通的基础不断削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日益缩小,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和输入受到限制,最终导致西方国家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宣告金币本位制破产,并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宣布放弃金块本位制。

 

13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

答:实际GDP连续下降(甚至是大幅度下降),且持续时间较长,则称经济陷入大衰退期,或称大萧条期。在宏观经济学中,大萧条特指1929~1933年源于美国波及全球的、以经济普遍衰退为特征的一种经济状况。


相关资料推荐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附高清视频讲解】

http://byz.100xuexi.com/Ebook/124905.html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http://byz.100xuexi.com/Ebook/45309.html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
博益智学习网http://byz.100xuexi.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