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倍的认识》说课稿

(2019-12-08 14:50:54)
分类: 说课评课

《倍的认识》说课稿

紫阳县第二小学  饶炽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倍的认识》,下面,我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教学设想进行阐述。

首先,谈谈我对教学目标的设定。

本课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比较、抽象的过程,建立“倍”与“几个几”的联系,理解倍的意义,能用图形、语言表征“倍的”意义。

2、在讨论交流中感悟抽象、几何直观的数学思想。

3、培养自主探究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受名额限制,。

设定以上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三点:

一是基于对课标的认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学段目标中指出: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并把几何直观作为重要的核心概念,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倍”的概念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乘法与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整数倍”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但是,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是比较难理解的。虽然它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本单元先在几个几的基础上认识倍,再从乘法的角度理解倍的概念,即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某数乘几,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相互比较,即一个量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量就是的它的几倍。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把握

由于学生对“几个几”已经掌握了,本课就可以将此作为新知的生长点,用已有的知识同化“倍”这个新知。三年级学生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倍”由于是表达两数的比率关系,这个关系对于学会来说就显得抽象,造成了认知矛盾,这时就需要借助几何直观,寓抽象于形象中,引导学生悟出来。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掌握一个概念时不能抓住本质,需要利用变式、错式剔除诸如标准量的摆放位置、摆放的顺序、有无分组、物体个数关系等非本质因素的影响,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倍的意义。将教学难点确定为:用倍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关系。

接着谈谈对教法的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本课是一节概念课,依据学生掌握概念的规律,我按照揭示概念、辨析概念、应用概念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综合运用了直观演示法、引导探究法,使学生在一次次对比、辨析中抽象倍的意义,建构“倍的”认识。

然后,谈谈学法设想。

课标指出: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中,学生积极思考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动手圈一圈,画一画,借助直观手段自我建构倍的意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体会标准量的作用。在变式、错式、拓展练习中,突破难点,达到用倍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关系的目标。

最后,谈谈对教学流程的预设。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此环节以描述3个红圆片,6个绿圆片之间的数量关系的问题开课,引入课题。利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积累已有的经验。

环节二:探究新知。第一步,针对教材例题由22引出倍的意义,易对学生认识倍产生干扰,因此对例题做以改编,由23引出倍意义。通过变式练习,在对比、抽象中把握2倍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虽然位置、顺序有变化,但是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没有变的。第二步,将2倍变为多倍,这既是对倍的认识的丰满,也是巩固倍的认识。第三步,将整数倍的认识拓展到几倍多一点或少一点,使学生丰富倍的认识。

环节三:巩固练习。本环节设计了基础练习、综合练习、拓展练习,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使学生在一次次比较、抽象中认识到倍只与两个相互比较的数量有关系,与物品、摆放的位置、顺序无关。使学生受到由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训练。

环节四:课堂小结。在这一环节中,启发生生对话,在交流中,深化体验,形成感悟。

至此,学生在一次一次自主修正中,完成了对倍的意义的建构。

上面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