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狼群的“格林”,你还记得么?
					
											标签:
																				
                            格林《重返·狼群》李微漪搜狐文化正信 | 
					分类: 人生浮世 | 
 
纪实电影《重返狼群》上映时,以真挚纯粹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观众,那只被人类养育又重新成功回归狼群的“格林”,你还记得么?
2010年4月,野生动物画家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写生期间,救下一只幸存的小狼崽,取名“格林”,并带回成都抚养。
随着小狼长大,它日渐显露出狼的野性基因及对自由的向往,繁华的城市不再有一匹狼的容身之地。
虽然李微漪早已在照顾小狼的过程中培养出深厚的感情,看着格林如困兽般孤独又迷茫的样子,她还是下定决心带它重返草原,回到它真正的家园。
然而,由人类抚养长大的狼,是不会被野生狼群接受的。李微漪陪着格林,历经险恶环境的生死考验,从最简单的狩猎开始,一步步教给它莽莽荒原的生存法则。
在狼山的日子,李微漪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狼子格林的重情重义——懂得体察她的喜怒哀乐、在她生病时主动送上过冬的存粮半只野兔、在她扭伤脚后牵来一匹马……格林的种种行为,完全颠覆了人们对狼的认知,打破人们对狼固有的偏见。
2011年2月,狼群的集结号终于响起。
李微漪对格林说“勇敢一点,妈妈看着你走”,然后目送它一步三回头地跑到对面的山头上,最后夹着尾巴低头走进狼群。
她的脑子里一直定格在格林最后的剪影上——它排在狼群当中,只是一匹普普通通的草狼。但是终于有接纳它的群体,李微漪就已经很满足了。
格林成为世界首只由人类抚养并成功回归自然的狼。
无论人们以前如何评价狼,李微漪只相信她看到的。她说,最忘不了的就是狼子格林的眼神:
“小时候的眼神就像蓝天下的一颗露珠,清澈,透明,一眼就能看穿,比如又嘴馋想吃肉骨头了;后来,格林的眼神里有越来越复杂的感情,在离开自己的亲人时渗出眼泪;格林回归狼群后,在一次围猎中听到我喊它,回头的一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那时候它的眼神特别复杂,不知何去何从,既留恋我不舍得走,又充满了对自由的向往。”
这段无法复制的真实又传奇的经历展现出人与动物相处的极高境界——平等相爱。当你对一个生命付出尊重和善意,即使是一匹狼,也会回报你同样的爱,甚至愿意交出最宝贵的自由。
 2017年6月,同名纪实电影《重返·狼群》在全国上映。格林的故事,得以用影像的方式,呈现给更多对自然和生命怀有敬畏之心的观众。担任电影制片人的李微漪说:“它看上去粗糙,但是有灵魂。”
在娱乐电影和快餐文化泛滥的时代,这样一部真实而纯粹的纪录片,打动了无数观众。
“格林现在八岁了,当时我们分别的那个山梁现在修起了农家乐和观景台,草原上很多地方都在慢慢沙化。”李微漪对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感到惋惜,她说,“很多看过书后去若尔盖草原的读者,都跟我说书里描绘的美丽草原早已不复存在。”
如今,李微漪每当回到那片让她魂牵梦萦的草原,就会想:如果《狼图腾》描绘的是四十年前蒙古草原的挽歌,那么《重返狼群》有可能就是若尔盖草原的绝唱。她希望人们增强生态环保意识,不要再错过这片草原。
文章来源:搜狐文化/果麦文化
 
 
现在是2019年的一月份 
2019年:愿天下寒士皆温饱俱欢颜!
正信虔诚祈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