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变形记》中的荒诞
1.格里高尔的变形
“人变成动物”在文学作品中并非罕见。从古希腊神话到西方童话故事,“变形”现象屡次见不鲜。试以童话《六只天鹅》,《青蛙王子》《美女与野兽》为例。在这些童话中,王子分别变成了天鹅、青蛙、野兽,在妹妹或者情人的帮助下,最终恢复人身,故事最终走向幸福结局。这些“变形”童话体现人类的美好愿望,虚构了一个魔幻的世界,虽然它可能暗含现实社会的隐喻,但始终带有浓重浪漫主义色彩。
相比传统童话故事“爱可以跨越一切障碍”的光明主题,《变形记》的结局显得异常残酷,格里高尔没能恢复原形,以甲虫的形态走向了死亡。
童话可以虚构与现实社会大相径庭的文学世界,打破常规,创造出爱丽丝梦游的幻境,
《变形记》却没有跳出真实的人类社会,除了开头的“变形”之外,整个故事分外真实,格里高尔一家人的行为举止写实到仿佛是纪录片。“一名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变形发生在真实的人类社会,当事人竟然表现得近乎冷静,还在认真思考能否赶上火车。这就是荒诞。
“变形”童话最终回到了浪漫主义的轨迹,而荒诞小说却走到了它的对立面,它不会粉饰太平,用大团圆结局来做精神的致幻剂。某种程度上来说,荒诞小说比现实主义还现实主义,它看到了人类普遍的恐惧,并且用荒诞的方式展现出来。
2.“变形”并非个例
格里格尔变成甲虫,物种发生了改变,看上去变形最为严重。但他始终保有对家人真挚无私的爱,在意识到家人希望自己离开之后,选择了自杀。
妹妹格蕾特可能爱过格里高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耐心逐渐消失,甚至成了家里第一个提出遗弃格里高尔的人。“现在,我们必须要让它远离这个家,不管用什么方法都好”,从这个角度来看,格蕾特也变形了,她丧失了对哥哥的爱,变得冷酷无情。至于萨姆沙夫人,她的爱虚伪又脆弱,在女佣告知格里高尔的死讯时,她竟然没有去查看儿子的状况,只问了句:“真的死了?”,甚至没有阻止女佣用扫帚轻慢格里高尔的尸体。萨姆沙先生从始至终都是残暴又专制的形象,他也许根本就没有爱过格里高尔。
变形的其实不止格里高尔,他只是外在的变形,而他的亲人是内在的变形。爱的流失是灵魂的变形。纳博科夫说:“格里高尔是在虫的外壳掩盖下的人,他的家庭成员则是装扮成人的虫。格里高尔一死,他们虫的灵魂突然意识到可以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了。”这也是很荒诞的事情,人变成虫子很可怕,人变得冷漠无情就不可怕吗?《变形记》中,只有对格里高尔的恐惧,却没人害怕萨姆沙先生,人心即使冷得像石头一样也不会叫人惊骇。这实在是很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