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敌基督者:对基督教的诅咒》一书中,尼采以最为激烈的语言从政治、经济、文化多层面对基督教进行了全面批判。
尼采关心耶稣本来是什么模样,而非宗教塑造后的样子。他要撕碎宗教的外衣,解放耶稣。
尼采公开向基督教宣战,以最可怕的控告来攻击它。在他看来,基督教会的罪恶无所不及,腐败无可救药,它用无价值的谎言愚弄世人,基督教成了巨大的诅咒,巨大的复仇本能,甚至是一个抹不掉的人类污点,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大的不幸。
然而尼采并不是在反对基督耶稣本人,相反他痛苦又疯狂地爱着耶稣,甚至一生都在效仿耶稣。他跟耶稣一样,想为人类找到真正的“福音”,也许“超人”就是这样被提出的。1889年1月4日在发疯前的一夜,尼采给友人寄出的最后一封信中,他署名为“一个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有一个略显荒诞的事实:很少有基督徒能够像尼采一样以疯狂和自我毁灭来追随耶稣,虽然尼采并非通俗意义上的基督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呢?尼采自己给出了答案。
“反基督的东西,本质上才是基督教的东西。”
“基督教这个词已经是一种误解,最终只有一个基督徒。而且,他是在十字架上死去的基督徒。不仅如此,‘福音’也死在了十字架上。从这一瞬间起,称作‘福音’的东西已是与它生活过的东西格格不入的东西……‘坏消息’,即是一个福音……只有基督教的实践才是基督教的……任何世界上,真正的根源性基督教都是可能的……这种基督教不是一个信仰,而是一个行为。”
他认为包括圣保罗在内的人全部都是在扭曲耶稣,保罗钉死了福音,传播着厄音,以耶稣为祭品向仇恨献祭。“出于仇恨而进行伪造的伪造者”摧毁了全部福音的生命,(例证,教诲,死亡,意义,和权力),保罗的谎言被后行的教士所继承,并以此取得权力,教化牧群。尼采始终反抗基督教以宗教、信仰之名兜售虚假的道德信条,以伪善的宗教仪式和清规戒律把人变成奴隶,以教士的语言任意扭曲耶稣。
“他们对于耶稣根本上只有多么少的理解!耶稣无非是要用自己的死亡,公开地给他的教诲以最强的检验和证明。……然而,他的门徒们却远未能够宽恕这次死亡,——宽恕,本可以是最高意义上的福音;甚或,也让自己怀着温柔、可爱的宁静以相同的方式死去……”
尼采认为门徒背弃了最高意义的福音,扭曲了耶稣“最深刻且最崇高的爱”。
那什么是“最深刻且崇高的爱”?可以狭隘地理解为在:了解人性存在的恶意与扭曲之后,仍然愿意爱人类,甚至为他们牺牲。以无止境的爱宽恕罪恶。是哥林多前书十三章第四节描写的爱,是永不止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