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未眠
昨天晚上,中学时代的朋友圈聊的很热闹,都是些年近七旬的人了,凑在一起说长论短,我夹在里边跟着,几番下来就各自为战了。刚退下来的我发现朋友@我,急忙打开一看视频聊天,聊了几句之后,朋友告诉我一个久违的好消息,帮我找到一位柳河场站的儿时朋友,把她的电话号码传给了我。哇!这是一个超好的消息,我当时的心情难以名状。
按号呼叫,几声蜂鸣后,“喂”.......“你好!你是.......”“你是.......”“五十年了,我们才联系上。”实际算来离校是五十年,七十年代初还曾见过一面,所以掐指算来应该是四十六年吧。
我俩同岁,只是因为上学早晚的关系,当年我是初三毕业,她上初二。在部队大院我俩家挨得很近,平房前后排。
我只要有空,就往她家跑,其实到一起也没有什么事,就是觉得人多热闹。他们家那时是四个女孩,两个男孩。她奶奶,祖籍四川,个头不高,两只被裹过的小脚,在厨房里不停地走来走去,做了上顿忙下顿,嘴里不时地用听不懂的四川话咕噜几句,我是听不懂,他们姊妹都明白奶奶在说什么。奶奶个头小,饭桌高,发面时,奶奶双腿跪在方凳上,一手扶着面盆,一手用力地揣着面,这样的场景真不知看过多少遍。后来,因为她家孩子多,让她家搬到大院儿东侧的一幢独院去住了,这样,我们来往的就不那么勤了。
我俩都喜欢运动,部队大院建了游泳池,我们暑假就长在了游泳池里,下雨天也不旷课。在学校,我是校田径队的,因为跑得快,篮球队也吸纳了我,这样,我俩又成了球友。在学校打球,回到大院儿,我俩也和部队新来的几个沈空后勤女篮分来的名角同练。还一起学骑自行车,那个年代自行车短缺,能借到自行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俩一起参加了215部队的宣传队,成了“假”兵,身着军装,还真威武了一阵子
随后,人家真的威武去了,我由于那个年代的制约,抱憾未能如愿。我抑郁,我沮丧,那都无济于事。从此,我变了,变得郁郁寡欢,羞于见人,只是埋头做事。
终于有一天拨乱反正,见晴天了,我才有了正式工作,有了自己的家,也敢在太阳底下舒展筋骨了。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青春已不再.......
感谢今天的好生活,感谢今天的好环境,感谢今天的高科技,让我们这些n年失去联系的人接头在一夜间,这真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我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