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人轶事之大师交恶
(2019-01-08 09:21:36)
标签:
文化 |
分类: 随笔 |
民国文人轶事之大师交恶
◎人在旅途
章太炎(1869-1936)与刘师培(1884-1919)二人相识时,章36岁,刘只有20岁。
章刘二人政治立场一致,相识恨晚,订为至好。刘师培年纪虽小,但国学造诣深厚,令国学大师章太炎也赞叹不已。所以,就章氏而言,仰慕刘氏的家学与学问也是他们结为忘年交的原因。刘师培在与保皇派的论战中藉经史旁征博引,影响巨大。二十出头的刘师培赢得了与章太炎同等的声誉。时人并称“二叔”(章氏字“枚叔”,刘氏字“申叔”)
章刘二人交往初期,尚能同舟共济,没有产生明显分歧。后来却交恶乃至势如水火。一来因二人性格迥异——章以师长自居,好为人师,常常指出刘的不足。而刘因少年得志(19岁得中举人),才华横溢,目空一切。章刘二人之间渐生龃龉。
章刘二人都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国学大师,性情皆狂狷不羁。若是单纯性格差异,倒也不至于因“文人相轻”而水火不容,到报纸刊文互骂,互相检举揭发对方“叛变革命”的地步。二人交恶之重要原因,更与刘师培妻子何震(原名何班)在中间挑拨有莫大关联。
1903年,章太炎因震惊中外的“苏报案”入狱三年。从章刘二人认识到章入狱,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1906年,上海革命党人、进步人士纷纷齐集西牢门口,迎接章太炎出狱。章氏出狱后乃奔赴日本参加同盟会。1907年2月,刘师培应章太炎之邀,携母亲、妻子以及妻子的表弟东渡日本,拜谒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刘师培不久即成为章太炎主编的《民报》主笔之一。
后刘师培因其妻何震出面,接受端方的收买,写了自首信——《上端方书》。1908年,刘师培返回日本东京,充当端方密探。1908年初,章与刘氏一家住在一起。何震当时小有名气,常与其表弟汪公权出双入对,章太炎对此看不惯。后来,章太炎发现何震与汪公权关系暧昧,便告诉了刘师培。刘非但不信,更迁怒于章。此事让何震对章太炎非常怨恨,怀恨在心,故怂恿刘师培与章太炎交恶。
1908年5月24日,上海《神州日报》刊载刘师培夫妇伪造的《炳麟启示》。6月10日,东京《民报》上刊载章太炎应对的《特别广告》。他愤怒抨击《神州日报》捏造事实,指出刘氏夫妇是清廷密探。后又发生有人欲谋害章的“毒茶案”。经调差,投毒者是刘师培姻弟汪公权。东京留学学生界一片哗然。其间,日本政府应清廷要求,查禁了《民报》等报刊,刘师培夫妇的《天义报》也未能幸免。
刘师培夫妇在东京不能立足,只得返回国内。刘师培因恶气难消,遂写信向黄兴揭露章太炎曾应允满清总督张之洞、端方“只要给两万元,便可舍弃革命,赴印度出家”等事。此事令章太炎难以反驳,非常狼狈。
至此,章刘二人彻底交恶。恰此时,章太炎又与孙文、汪精卫、黄兴等因《民报》不合,乃由提倡光复转入专心论学。
尽管章太炎没有直接进入北京大学任教,但他却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北京大学。自1913年11月夏锡祺任北大文科学长后,北大文科学风乃发生深刻变化。当章太炎在东京讲学时的学生如钱玄同、周作人、朱希祖、马裕藻、沈兼士等人陆续回国,在何燏时、胡仁源的引介下,均进入了北京大学,代替桐城派成为北大文科的主力。
1917年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而此时的刘师培曾因为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摇旗呐喊过而流落天津。生活无着,度日艰难。陈独秀不忘旧情,向蔡元培推介了刘师培,被聘为北大教授。
刘师培在北大教书度过人生最后三年,一直到1919年11月20日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其间,与章门大弟子黄侃交情甚笃。黄侃慕其家学,不拘小节,拜其为师。
如此一来,章刘二大师有了共同弟子——离经叛道、狂狷不羁的黄侃。黄季刚既得二人学问真传,亦得二人个性真传。
时人将此三人统称“疯子”。
于杭州,2017年10月05日/13:2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