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悄悄说玛雅历】连载11-1:流日流月流年52年生命城堡

(2018-10-27 09:30:08)
标签:

365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024/7bb46781d2a7448092ac321178ad4c72.jpeg

写在前面


写《悄悄说玛雅历》的原因,是因为我发现,目前中文世界,似乎没有一本详细介绍历法系统的入门书。于是,在2017年,我干脆开始自己写。这本书写写停停,耗费我很多精力,我也在写书的过程里,参加了源头导师Katarina、Ana老师的历法课,在与老师和历法前辈们的交流中,我对历法有了更深的一些认识。


我把所有我对历法的认识和理解,都写进了这本入门书,希望这本小书可以给历法爱好者、学习者、使用者一些启发,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出大家对于历法更多的感受和理解,同时,如果有错误,也非常希望大家指出,方便我们在pdf版本中进行更正。


——冯悄悄 自我存在蓝手


流日、流月、流年、52年生命城堡

流日是什么?怎么算?


每一天都有对应的宇宙能量。如果说每一天透过历法传递出来的每日能量是针对所有人的,那么每个人的流日能量,就是针对你个人的。


流日能量的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你自己的星系印记与当日星系印记的合盘。


比如你的星系印记是Kin1磁性红龙,而今天的星系印记是Kin130宇宙的白狗,那么你今天的流日能量就是Kin1+Kin130=Kin131,磁性的蓝猴。


有人问每天的能量和每天的流日能量有什么区别?我自己的感受是,前者是针对所有人的,而后者是更加针对你自己个人的。其中的区别很难用语言文字来表述,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实际去使用历法感受。比如一段时间跟着每日的能量去走,再过一段时间再跟着自己的流日去走,你一定会体会到一些细微的差别。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Kin260宇宙黄太阳人,每日的流日就是当天的星系印记。因为260在卓尔金历里,就相当于0。


流月是什么?怎么算?


流月主要有三种计算方式。


第一种,回到当年的年度能量里去,看看这个代表年度能量的星系印记是什么,所处的波符是什么。再看看目前所在的月份是什么,对应这条年度能量所在波符的印记是什么。比如,今年是水晶黄种子年,所处波符是红天行者波,此时此刻我写下这段文字是在银河之月的最后一天,所以我就回到红天行者波符里,去看银河调性对应的是什么,一看,是银河黄太阳。所以这个月的流月印记就是银河黄太阳。


第二种,把这个月(指13月亮历法的月份)第一天的印记和自己的星系印记合盘。比如目前我所在的这个月是银河之月,第一天的印记是kin260宇宙黄太阳,而我自己的星系印记是Kin147自我存在蓝手,所以这个月我的流月就是两个印记的合盘——Kin147自我存在蓝手。


第三种,回到自己当年的流年印记,看看所在波符是什么,再看看每一个调性的印记是什么,这也对应了流月。比如今年我的流年印记是kin177银河红地球,位于白狗波,然后就要从自己的生日开始往下推,每28天是一个月,看看自己目前处于哪个月,再回到流年印记的波符里,去找对应的图腾。


可以看出流月因为计算方法不同,实际上代表的意思是在变化的。第一种方法更多的是针对所有人的,而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更针对个人,尤其第三种方法,感觉上会比第二种方法所得的结果,更加地个性化。


大家可以都计算一下,感受一下它们。在历法里面,没有一个绝对值或者标准,更多的仍旧是一种当下的讯息和感受。


流年是什么?怎么算?


流年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你生日那天的星系印记。比如一个人生日是1990年1月2日,那么每年1月2日的星系印记就是他的流年印记。比如2018年1月2日是电力的黄种子,那么从2018年1月2日到2019年1月1日,这个人的流年就是电力黄种子的能量。


流年能量更多的帮助我们做短期调频和计划,更好地安排自己这一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前讲过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拿出自己的出生波符的波符13问来当下调频,同样,我们也可以在流年印记的影响时间范围里,拿出这个印记所在的波符,进行波符13问当下调频。


以刚才举的例子为例,2018年1月2日到2019年1月1日之间,这位同学都可以用白风波符的波符13问来当下调频,因为影响他的流年印记电力黄种子,正好位于白风波符的第三格。


(《悄悄说玛雅历》连载 未完待续 )

http://s1/mw690/006DQstezy7oE3RyCmke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