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19课《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8-05-23 20:53:14)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头大象因为自己的耳朵与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以为自己的耳朵始终耷拉是有病,就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竖起来的耳朵给大象带来了很多烦恼。后来,大象终于明白了自己耳朵的作用,再也不把耳朵竖起来了。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富含哲理,能给学生很好的启示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学习本课时会有较强的积极性。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
1.会认“似、耷”等10个生字,会写“扇、慢”等8个生字,掌握“似、扇”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文中的问句。
3.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明白别人说的不一定正确,要学会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义,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一猜:猜猜看,这是谁?你怎么猜出来的?(兔子,老鼠,羊,大象)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与大象的耳朵有关的故事。(板书课题)书写时提醒象和朵。读课题。
2. 理解“耷拉”(出示大象耳朵图)大象的耳朵真特别,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它的耳朵。
是的,松驰地向下垂就是耷拉。(学生读词语)
(出示向日葵、狗的图,让学生写句子)
3.出示: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
二、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再往下读。
读书小提示: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借助拼音读正确。
(巡视中表扬坐姿端正的同学)
2.检查初读
(1)检查生字词
(2)似和扇多音字区别。
(3)分自然段检查课文朗读。
3.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文章围绕大象的耳朵讲了什么事呢?
三、学习课文
1.小动物们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是什么疑问呢?找出课文中小动物提出疑问的句子。
(出示读书小提示:.默读课文,思考:小动物们对大象的耳朵产生了疑问,是什么疑问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2.学生回答。(出示课文,画出来。)
3.课件出示: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呢?”
(1)哪只小兔子来读读这句话?哪只小羊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2)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这两个句子,看看有哪些语气词?边读边把他们圈出来。
(3)朗读句子。
(4)我可以把这个句子换个问法——咦,大象啊,你的耳朵为什么耷拉下来了?怎么样?
你们能不能把这些句子也用不同形式的问句问出来呢?(指名说)
(5)出示小兔子和小羊的话,引读:小兔子说——
小羊也说——
补充说话: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小鹿好奇地说——;小马也说——;前面走来了小老鼠,它说——
4.分角色朗读。
那现在我们就来分角色来演一演吧。老师来当大象(老师戴上大象的头饰)分角色表演
四、学习生字。
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