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
(2017-04-06 15:31:22)
标签:
教育 |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得到培养。
一、尝试教学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未来人才的旗帜上最鲜明的两个大字是“创新”而带着锁链是难以实现的,这说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传统教学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先讲后练,讲得多,练得少,学生被动的接受单一的现成的知识,学生只是机械模仿,重复练习,久而久之成了机器人,个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高,也就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尝试教学的“学生都能尝试,尝试都能成功”的观点。首先转变了教师的思想观念,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变成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诚心诚意地把学生看做课堂的主人,先练后讲,先试后导成了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一节课40分钟,学生自主活动,尝试探索用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教师只做重点引导,学生有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师生关系也得到了根本变化。
学生有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课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在尝试过程中,学生积极地思维,大胆地探索,主动地合作,专心致志解决问题,获取成功,学生在尝试中探索,创新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事实上,尝试教学使课堂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利于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
二、尝试教学使学生成了知识的创造者。
对小学生来说,只要是学生由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所得,都可理解为创新。可见,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本身就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尝试教学使这一切成了现实,使教学过程成了知识创造的过程,面对新知识,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去研究,主动去发现,经历了知识的创造形成过程,在创造中获得了知识。如我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是这样运用尝试教学进行教学的。
1、尝试操作:
动作是思维的源泉。学生将小正方体拼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是学生推导公式的基础。教学时,将全班学生按前后4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给以不同个数的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和一张表。让学生将所给的小正方体拼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并将所摆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及体积填入表中。学生摆时不受书本的限制,如果按照书本上要求摆学生只能是一个执行者,这样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也不能成为一个创造者。如果学生都能根据自己想的来摆,每组4人各自摆出一个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同时将自己所摆长方体的体积及、长、宽、高告诉同组同学、并填入表中、共推导公式使用,效果更佳。
2、尝试推导:
学生主动参与,个个动手操作,按自己想的将小正方体拼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并将所摆长方体的体积及长、宽、高、填在表上,下一步就是推导公式了。教
师设计2个问题:(1)所摆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2)长方体的体积等于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析,讨论,各组同学都总结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3、尝试应用。
学生自己推导出了长方体体积公式,会不会用呢?我将例题(一个长方体长7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作为尝试题,让学生自己试着做出来,然后集体订正,教师根据学生做题时存在的问题重点讲解
这样学生尝试操作、尝试推导应用,即突出教学重点学生也真正成了知识的创造者,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培养。
三、尝试成功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尝试教学法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是我深深体会到。学生不仅能尝试,尝试不仅能成功,而且成功能创新。尝试教学使学生在尝试中不断获得成功,从而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尝试教学使学生具备了面对学习困难,主动探索,勇于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养成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良好品质。尝试教学还使学生在尝试中积累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学会了学习,正因为尝试教学使学生的智力素质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发展,所以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学生尝试成功的基础上的了提高,如我在教学长方体体积计算时,在巩固联系这一环节,我设计一道创新题,即教师将一长方体砖摔成不归则的两块,教师拿着半块告诉学生,我手里拿着的半块砖的形状已不是一个长方体了,我给你们一个有水的长方体水槽,你能想个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吗?由于学生在前面尝试操作,尝试推导公式,尝试应用均获得成功,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了创新题,他们的方法是:把砖块放入水中,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砖块的体积,上升的那部分的形状是一个长方体,体积是能求出来的。根据学生说的、我将砖块放入水中,找一个学生量出上升水的长、宽、高,从而求出了半块转的体积。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尝试教学的确是行之有效的,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教学环境,而且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知识的创造者。
前一篇: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
后一篇:廉正清风拂校园,桃李不言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