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恨歌》一个女人的芳华旧梦

(2020-07-19 09:38:52)
标签:

文化

长恨歌

茅盾文学奖

分类: 读书与写作
《长恨歌》一个女人的芳华旧梦

上海,繁华与时尚、摩登与发达的代名词,至少是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上海始终毫不动摇的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她的神秘莫测,繁花似锦,包容并进,随着时代的脚步,无时不刻的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追梦人为之倾倒,迷恋,甚至迷失。

在大多数的时间里,我们这些乡下人只能从电影电视里,或报刊杂志上窥探一下大上海的繁华。这种窥探是片面的,微小的,是坐井观天。看《长恨歌》便是这样的窥探,就像上海人把外地人称作乡下人一样。

《长恨歌》是作家王安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96年。小说的女主名字叫王琦瑶,从小在弄堂里长大,家境一般,普通的再不能普通了。无奈,老天爷眷顾她,给了她一副好皮囊,她又特别的会利用,这幅皮囊让她在随后的日子里一步成为“上海小姐”达到人生巅峰,在经历解放前,解放后,文革,改革开放四个时期,与程先生,李主任,康明逊,老克腊四个不同时代的男人相互纠缠,最后祸起萧墙,死于非命。

王琦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她是一个女人,一个从大上海的弄堂里走出来的“三小姐”备受万人瞩目,名噪一时,她的美貌是所有女人所向往的,她的辉煌是很多人所期盼的,在那样的年代,王琦瑶没有财富,没有显赫的家庭和社会背景,有的只是女人的几分姿色,供选择的机会及其渺茫,只能被动的接受,作为女人是很无奈的;其次,她是一个小女人,生于普通家庭,虽然被时代选中,却又不得不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跟千千万万的弄堂女人一样,她精明、势利、心机重,懂得如何去利用机会,但是正是她的聪明过头,反而害了自己,做女人有时候需要傻一点,太聪明了容易被反噬;另外,她虽被宠为“上海小姐”身披荣耀和光环,却没有端庄大气,大家闺秀的稳重范,不具备成为优秀女人的特质,她一度以为自己走进了上流社会,其实不然,她只是被上流社会边缘化的局外人。李主任一死,所有繁华都灰飞烟灭了,李主任带走的不仅是荣华富贵,还有她作为女人的一切,就像李主任留个她的那个雕花的木盒,她的命运源于此,也败于此。

王琦瑶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美丽的,她的美藏于心,流于表。与吴佩珍、蒋丽莉、张永红等相比,单单外貌一项众人就不及,藏于内心的时尚气质,更是她周围的女人所望尘莫及的。女人一旦具备了气质,男人很难把持,别说男人,你看她的女性朋友,那个不是被她轻而易举的打败,作为她的女儿,嘴上虽然不服气,但是内心不得不服她对流行的把握,这是一个藏在弄堂深处、活在时尚魔都的达人女性。王琦瑶从一出生就知道自己想什么,从弄堂到片场,到百乐门,到爱丽丝,到邬桥,再到平安里,周围的环境一在变幻,朋友圈也随之变幻,深藏内心的欲望却始终没有变,她对上流社会的奢华充满了向往,就连平时的装束打扮也一直保持不变,即使在文革时期,她都没有放弃,藏满整个衣橱的时尚服装就是最好的见证;从这一方面说她的美丽是流于表面形式的,是拿给别人看的,因为站在聚光灯下,备受瞩目,对她而言具有极大的诱惑。无可厚非,名利,地位,财富,美貌是每个平常人一生的追求,王琦瑶也不例外,但是过于的追求,反而会得不偿失,王琦瑶用了一生的时间去苦苦追寻,到头来不过浮华一世。

从女性的角度去写女人,能将女人内心深处的东西挖掘出来,是一个作家了不起的能力。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感情,与男人有极大的不同,无论是情亲,友情还是其他感情,女人都比男人更加细腻,委婉,有亲和力,但是女人们之间攀比,嫉妒之心可不是男人所能比的;王琦瑶与蒋丽莉、张永红、严师母等女人从认识那一刻起便有了这种矛盾,这种矛盾是维系女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没有这根纽带,便没有所谓的情感,情感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有了桥梁和纽带,人才能称之为高级动物。当然《长恨歌》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不完全都是嫉妒和攀比,像王琦瑶与吴佩珍的友情,程先生对王琦瑶的爱,还有王琦瑶对李主任的情等等,这些都是积极的,值得探讨的一面。从某个方面说,王琦瑶是幸运的,但有是不幸的,她的幸运在于虽身于平凡,却能奇遇繁华,有那么多的人宠她,爱她;她的不幸在于幸福来得快也去的快,兜兜转转的一生,用心良苦终究逃不脱时代的束缚,跟千千万万的爱丽丝女人一样,不得不苟且于世。

《长恨歌》的写作采取空间叙事的方式,从大上海最底层的的弄堂写起,作者用委婉,细腻,柔和的写作方式,一层一层的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从每一段文字,每一个场景的描述中缓缓展开;作者没有刻意追求上海的大,而是通过上海的小,一步一步的由一个女人几十年的变化,揭示了不同时代下的大上海的繁华。有人说:要想了解中国近代的百年史,上海无疑是最好的见证者。不错,近代百年以来,上海从一个渔村发展成世界一流的大都市,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期间所经历变化的不仅仅是上海这座城市,还有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这其中包括像王琦瑶一样的许多人,不同时代的她们一同见证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和崛起。

《长恨歌》值得看的原因有很多,我觉得它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对一个城市细微之处的描写,由小见大;对一个时代女人的细致柔软的叙述,由远及近;对一群小人物一系列事件独到之处的理解,以点带面;这种叙述,虽不够宏大,不够波澜不惊,但意味深长,值得品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