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2017-08-28 08:57:36)
标签:
七夕中国情人节思念回忆童年 |
分类: 散文 |
夜,本属于幽深黑暗,寂静无声,但到了城市却是灯火通明,皆尽喧哗。有酩酊大醉,活色生香,夜夜笙歌,有机器嘈杂,炭火正旺,烤肉滋滋……
不知从何起,我常无故从深睡中醒来,两眼瞪着偶有微亮的窗帘,辗转反侧。妻说,你这是吃饱撑得,大半夜不睡,累的轻。想想,还真没有反驳的理由。
儿时,住农村老家,偶尔也有半夜醒来,不是被噩梦惊吓,就是被尿憋醒。
那时的夏夜,乐趣无穷。三五成群的玩伴,或站于麦秸垛上,或躺在黑亮的水泥板上,石条上。旁边的水塘里,杂草丛中蛐蛐儿,青蛙声此起彼伏。大人们天马行空的议论着外面的世界,口中不时蹦出个时髦的字眼,我最爱听他们讲鬼故事,但又会周身起满鸡皮疙瘩。
天空时而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时而皓月当空,繁星点点,一切都是那样真实、自然而富有生命。
我常坐在爷爷的摇椅上,遥望星空发呆。那时的夜空,不像现在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那时的星星会眨眼睛,一闪一闪的,有的很暗,几乎看不清,有的很亮敢于跟月亮媲美;那时的流星,被称作扫把星,爷爷说天上有一颗陨落,地上将有伟人离去,不像现在说成是许愿的;一条有无数颗星星组成的深蓝色大河,从天的这边伸向那边。每年的七月初七,有两个相爱的人要在河上相会,这一天,天下所有的鹊儿们,都会去为他们搭起一座桥――鹊桥。
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头洒在雨后的院子里,存了水的小坑反射出一片片的亮光。爷爷告诉我,走夜路的时候,如果没有灯,一定注意有亮光的地方,说不准会是个水坑。
那时的邻家女孩,不能用漂亮来形容,这样有些俗套。她们不会像城里的女孩一样,会打扮,会捯饬自己。她们长发及腰,眼睛明亮,透彻,脸庞清瘦,稚嫩充满希望,身材大都很娇小,一是远没有达到丰满的年龄,二是营养绝对不如现在;衣服干净,整洁,虽然看上去有些不合体,但不影响我对她们所抱有的好感。这种好感仅限于想像,偶尔的相遇,接触,嬉闹相当中规中矩,不敢有丝毫非分之想。诚然,有时会是木门背后的嫣然一笑,或是某个回眸的一瞬,会让我怦然心动,这种感觉现在想起来,只能是淡淡的回忆了。
窗外的雨声沙沙作响,像是落在楼宇间的桐树叶上发出的,时断时续,又像是滴在了防盗窗上,滴滴答答,想必会溅起很多水花吧!不知道这样的天气,会不会耽误鹊儿们搭桥的事,一年才有这一次,多不容易呀!
夜已经很深了,我却没有一丝睡意,听着雨声,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夏夜,它是那样寂静,又是那样热闹;是那样昏暗,又是那样明亮;是那样模糊,又是那样清晰,深刻,不可复制。
此时,我想到了朴树的歌《清白之年》“大风吹来了,我们随风飘荡,在风尘中熄灭的清澈目光,我想回头望把故事从头讲,时光迟暮不返人生已不再来……”再见,夏夜!
写于七夕前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