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腊八节

(2017-01-05 08:05:30)
分类: 杂谈

   http://s6/mw690/006DBhpyzy77JVH3Y8d25&690


“腊八节”十二月里最重要的,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传统节日,常言道:“过了腊八就是年”,喝“腊八粥”是其最具有印象和特点的表现形式。不论东西南北估计九成以上的中国人都会过的。最早应该在先秦时期就有记载,大概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就已经兴起了。也有说,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摩尼而创立的佛教节日。不管怎么说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忘缺的,具有重要传统文化符号的节日之一。

     记得小时候每到此时,大人们前一天晚上就已经把各种配料准备好了,只等次日早上下锅熬粥了。天还没亮家家户户的灶房里的主人们就已经开始忙碌了,一是为了赶个早点(老家有个习惯太阳没出来之前就要把粥喝了),二是熬粥比较费时,所以得提前准备早点安排,以免影响一天的工作和喝粥的心情,还有老人们常把早起当成勤快的象征。每到腊八母亲也会早早起来把粥熬好,将头碗盛好置于房顶之上或其它高处,说是等早起的鸟儿来琢食,以此来感谢上苍的恩赐,祈祷来年的丰收。粥的做法也是各地不同,南北有异,各家有各家做法。老家以小米为主,配以红豆、红枣、黄豆、黑豆、花生米等等,各种各样,有稠的,有稀的没有统一标准全凭自己爱好掌握。

     近年来网络,电视及自媒体的迅猛发展,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喝粥氛围和内容仪式大量的传播开来。杭州的灵隐寺,登封的少林寺还有其它各大寺院每年都有舍粥的活动,正因为媒体的曝光才使得每每有舍粥的,总是场面宏大,人山人海。其实现在人生活水平要比过去好的多,谁也不缺这碗粥,也不见得粥有多好喝。主要还是想凑个热闹,找找节日情怀,以此来安慰一下自己,让内心深处某种情结,有所寄托罢了!

     今天的人们对待节日不管是中式的,还是西方的都已经不在有传统的仪式感了。人们更关注的是节日有没有假期;加班有没有补助;商场有没有打折;能不能有更多自由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聚餐了,聚会了,消费了等等诸如此类。其实我们更因该将传统回归,对一些具有民族特质,特色的东西保留下来,不能随意丢弃,不然传给子孙后代的再多的节日也是只是个节日!过节也会变成购物和狂欢的代名词,其内容跟结果只能是越过越淡,莫衷一是,千篇一律。即使再深厚的积淀、再辉煌的历史、再灿烂的文明也将会被掩埋、被遗忘、被抹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广场的兴衰
后一篇:家长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