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一统论》——前言(寻求出版社)

(2023-03-22 12:12:48)

前言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是在十七世纪前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且是建立在理论物理学的基础之上的。而在理论物理学发展的300多年里,诞生了三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分别是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

牛顿统一了天上和地上的物理学,提出了经典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麦克斯韦统一了电、磁和光,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称光是一种电磁波。爱因斯坦则在相对论中统一了时间和空间,质量和能量。

这三位伟大的物理学家都是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理论物理学大厦的奠基、构建和完善。可是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至今,已经过去了100多年。在这100多年中,始终没有出现一个可以比肩爱因斯坦等人的物理学家,难道是理论物理学已发展到了极限?显然不是理论物理学并未发展到极限。

首先,有许多问题,比如自然界中到底存在几种基本力?暗能量、暗物质究竟是什么?原子核核外每层电子因何最多不超过8个?遗传密码子因何不多不少刚好是64个?等等,许多问题都需要理论物理学给出解释。

其次,关于物理学的创新方法,由牛顿在其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当中创立了范式:被研究的对象,可以被定义,可以被测量以及用数学语言描述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从牛顿以后,这一套创新范式,就成了物理学界默认的范式,后来的学者都参照这个创新范式来做理论物理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所有不能进行实验和观测的东西都不值得物理学家去研究

牛顿经典力学闻名于世就是可以用弗莱姆斯蒂德的观测数据来证明麦克斯韦理论成为电磁学基,是因为赫兹通过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爱因斯坦在提出相对论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直到爱丁顿观测到了星光偏折,爱因斯坦的理论才被广泛接受。

总之,如果一个理论不能被实验所证明,那它只能是一个假说。只有被实验和观测所验证的假说,才能最终成为一个理论。那为什么物理学100年来未取得大的突破呢?

这是因为理论物理学的创新研究,主要受制于观测和实验技术进步以及数学语言描述方法的创新等两方面因素的制约所造成的。

百年来,人类的观测实验技术一直没有本质性突破,所使用的实验和观测工具都是由正常物质材料制造的,根本无法直接观测暗能量和暗物质,即使偶尔有所发现,也很难进行重复实验。所以即使有人提出了一些更为超前的理论,也没有办法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个理论是对的,也就不能被广泛接受。

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理论物理学受制于所使用的数学语言描述方法的不完备性而存在片面性、局限性,以及失效的地方,哥德尔不完备性定律对此早有明断。其实这都是因为数学公理体系中的“相容的、无矛盾性的”人为规定在背后作祟。

正因为数学语言描述方法所依据的数理逻辑公理体系存在不完备性,因而导致物理学无法去描述矛盾的对象,陷入悖论之中。而宇宙万物恰恰是由矛盾事物构成的,非矛盾相容同一的事物占比不到一半。所以说,要想使理论物理学研究走出瓶颈,就必须先创新理论物理学所使用的数学语言描述方法,才有可能全面的去描述宇宙中的一切。

中国学者齐甲斌,早在2002年就已创立了辩证符号模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力单子的统一场理论,预言了除引力、电磁力、核力和弱力之外的第五种力“强弱力”的存在

“第五种力”2015年被匈牙利科学家的实验初步证实,2019年又被他们的实验再次发现,被誉为是诺奖级的重大发现。就像当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后,解释了光电效应,后被实验证实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样,中国学者齐甲斌有很大的希望获此殊荣!

不仅如此,他还预言了包括携第五种力的8种场子,以及暗物质和暗能量等矛盾粒子或场子的存在,其中有许多粒子或场子还未被实验发现。他最后提出了大一统时空演化理论,从无中再造了宇宙中的一切提出了“零守恒终极定律”。

相关内容都包含在2002年出版的理论专著《零守恒终极猜想--辩证逻辑学以及统一时空理论》一书中。这个大一统理论至今没有被广泛接受的原因在于第五种力等预言有待进一步的实验证实。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旦第五种力被实锤,他的大一统论将成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而被人们广泛接受,他也因此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当今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大一统论以及辩证符号模型体系,将为理论物理学以及人类的辩证思维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口,为人类发现和探索非正常物质世界奠定了理论基础。

                                               杨逢春

                                       2022年2月2日 

杨逢春:1963年北师大古汉语研究生毕业。曾任《红旗》杂志、《求是》杂志政治理论部副主任、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局长,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社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