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计谋全集《六十四计》(《三十六计》补缺)第四十一计,激将法

(2020-08-20 10:32:15)

计谋全集《六十四计》(《三十六计》补缺)第四十一计,激将法

本书解语

骄横易怒。阴在阳之内,又在阳之对,太阳。

译文:敌将骄横受激易怒,有勇无谋。非常公开的言行中深藏着不可告人的图谋。

 

本书批语

挑骂使怒,杀使夺爱,是谓愚侮之激将。利害在前而鲜能趋避者,率由躁动无谋之将为敌所激怒,故盛气所招,曾不顾其后患也(《草庐经略·怒敌篇》)。合军聚众,须激励士卒,使愤怒而后出战。法曰:杀敌者,怒也(《百战奇略·怒战》)。

译文:挑战辱骂敌将,杀其使者,夺人之爱,使其发怒而失去理智,这是愚弄欺侮人的激将法。祸患就在眼前,却很少能躲避开,大多是因为其将性子急躁、缺乏谋略,被敌人激怒,因此怒气冲冲,做事不考虑后果。

战前集结军队时,必须激励军队士气,使他们对敌人充满愤怒和仇恨,然后再出战杀敌。《孙子兵法》上说:要使将士奋勇杀敌,就要激励将士同仇敌忾。

 

计谋精要

激将法。用反话或刺激性的话语或行为鼓动对方去做原来不想做或不敢做的事情的谋略。常言道:人怕激怒,树怕扒皮;劝将不如激将。对敌人实施激将法,关键是要了解对方性情是易怒的,则效果最佳。

此计思想源自《六韬·论将》:“勇而轻死者,可暴也。”意思是:将帅如果是有勇且轻于赴死的,就容易被激怒。《孙子·计篇》:“怒而挠之。”意思是:对方暴躁易怒就要刺激骚扰他。

怎样的敌我态势下可用此计呢?《百战奇略·挑战》上说:“凡与敌战,营垒相远,势力相均,可轻骑以挑之,伏兵以待之,其军可破。若敌用此谋,我不可以全军击之。法曰:远而挑战,欲人之进也。”意思是:凡是对敌作战,如果两军营垒距离比较远,力量对比也差不多,可派轻骑兵去挑逗敌军,诱使他们出兵追杀,同时在路边设下重兵埋伏,待其追时一举歼灭敌军。如果反过来,敌人来诱使我军,我军不要全部出动。兵法上说:敌军远道而来挑战我们,就是诱使我军出兵入套。

无论是对敌,还是对盟友,或是对将士,实施激将法都要因人而异,因遇而制宜。诸葛亮善于使用激将法,他智激孙权,促成孙、刘联合抗曹就是运用此计的典型。但也有失败的时候,他六出祁山伐魏时,远道来攻,欲速战速决,司马懿坚壁固守,诸葛亮送司马懿一套女人服饰想激司马懿出战,被司马懿识破就是这方面的反面例证。

由此可见,此计成功运用的关键是要了解敌将,性情急躁、有勇无谋者效果最佳。如果是老谋深算、软硬不吃的敌将则很难被激怒。而此计成功运用的更深层的依据则是,利用了人人都有争强好胜的人性弱点。

诸葛亮到了东吴,欲与孙权制定孙、刘联合抗曹大计。鲁肃带他去见孙权,一再嘱咐他,见面时千万不能说曹操兵多势众。诸葛亮却认为孙权是刚强有为之人,对他绝不能靠劝说,只能用激将法。

诸葛亮见了孙权,开门见山大谈曹军的强大,说:“曹军骑兵、步兵、水军加在一起,恐怕有100多万呐!”孙权大吃一惊,追问:“这里有诈吧?”鲁肃急了,一个劲给诸葛亮使眼色,诸葛亮装着没看见,继续一笔一笔地计算,最后算出曹军有150万人。他说:“我只讲100万,是怕吓倒了江东的人士呀!”孙权问:“现在曹操吞并了荆州,他还想占别的地方吗?”诸葛亮反问道:“曹操不回北方,反而沿江下寨,准备战船,不是为了吞并江东,又是为了什么呢?”孙权急问:“那么我是战,还是不战,请您帮我决定吧!”诸葛亮说:“您应该根据自己的力量作出决断:如果以东吴的人力、物力,能够和曹操抗衡,那就该及早和他断绝一切往来;如果您认为敌不过不如赶快听从众谋士的意见,投降曹操。”孙权反问:“像你说的这样,刘备为什么不投降呢?”

诸葛亮等的就是这句话。他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尚且能坚守气节,而不屈服受辱,何况刘备是皇室后代,盖世英才,怎么能甘心投降,任人摆布呢!”诸葛亮夸赞刘备,显然是小看孙权,孙权立刻变了脸,恼怒地说:“刘备败军还不投降,我堂堂东吴之主,怎么能将全部东吴的土地和10万部队去受别人控制呢!”至此,孙权被诸葛亮“激”了起来,下了抵抗的决心。从而孙、刘联盟,共同抗曹阵线形成了。

 

用计锦囊

一、用计前后敌我态势的质变及制胜机要

此计是在敌我势均力敌,我主动敌被动,但敌众我寡情况下的对策。

解语“阴在阳之内”点明上卦为“火”,阴“又在阳之对”,加之“太阳”点明下卦为“风”。合知敌我态势呈“鼎”卦象。

敌方将勇兵强兵多,凭借深沟高垒,固守不战。强行攻城不可取,战事久拖不决,供济又成问题,看形势我方大有不战自溃之趋势。

探知敌将刚直偏激,一向自以为是,不听劝告,容易被激怒。我方抓住其弱点,对其实施激将法,使其被激怒而失去理智,任性而轻举妄动,结果入陷兵败被杀,敌方反而由刚变柔

我方公开激将,设下埋伏,诱敌歼敌,反而由柔变刚。敌我态势因此发生质变,由势均力敌的“鼎”卦质变为我占绝对优势的“小过”卦。

阴阳协变的制胜关键:激彼妄动,以柔克刚。《三略·上略》上说:“莫不贪强,鲜能守微。”意思是:人没有不争强好胜的,却很少有人悟透“柔能制刚,弱能胜强”的微妙。

二、计谋的深层含义

1.直接激怒。有小看对方故意轻视的,有怒骂对方故意冒犯的,有抬高礼节故意藐视对方的,有秽语谩骂对方故意羞辱的。

2.间接刺激。有斩杀来使故意刺激对方的; 有杀害对手所宠爱的人,使对手必定报仇的;有打败杀死对手的爱将,向对方挑衅的;有占领对方要地,掠夺对方财物,令对手感到羞耻的。

 

经典战例

 

刘邦辱骂挑战施激将法

曹咎受辱出战兵败自杀

 

  公元前203年,楚王项羽离开成皋率军东进。他哪知道,这正中汉王刘邦下怀:“夺取成皋,巩固正面战场,正好牵制楚军西进呀!”

这年10月,秋风瑟瑟。刘邦率数万大军铁桶似的围困成皋。镇守成皋的楚将曹咎久久不派兵迎战。城外战马嘶鸣,人声沸腾,城上寂静,双方僵持了好几天。

刘邦急得一时无计可施,有谋士献计道:“派人辱骂曹咎,激怒他,让他暴跳如雷丧失理智。”

第二天刚破晓,曹咎上城观察汉营动静。

突然,城下出现了5个骑马的汉军士兵。曹咎正疑惑间,那5个骑兵几乎同时破口大骂:“曹咎小子,敢出来打仗吗?我看你是吓破了胆!”曹咎皱起了眉头,那5个骑兵接下来的话骂得更难听了:“曹咎小子,孬种,你为啥做缩头乌龟,怕是小娘养的吧!”

曹咎气得哇哇乱叫:“给我打开城门,迎战汉军!”

手下谋士忙上前劝谏:“将军,楚王出征前,曾重托您要严守成皋。再三嘱咐您,无论汉军怎样挑战,您都万万不能应战。大王还说,您的任务就是拖住汉军,不让他们东进援助彭越。等大王攻下梁地,回来再和您会师。”曹咎恍如醍醐灌顶,慢慢按捺下心头的怒火。

一天,二天,三天……汉军竟连续派兵辱骂了五六天。而且参与辱骂的汉兵是一天比一天多,骂的话也是越来越下流得不堪入耳。终于激怒了曹咎:老子偏要出兵,吐出这口恶气!

曹咎带兵冲出城门,渡过汜水,高声呼喊着冲向汉营。殊不知,这正中了刘邦的计谋。曹咎的士兵刚渡过一半,汉军强兵迎头痛击,在水上把曹咎打得溃不成军。

曹咎和长史司马欣被逼在汜水上拔剑自杀。成皋顿成一座空城,被刘邦大军攻破。

 

附录:用计锦囊

一、用计前后敌我态势的质变及制胜机要

此计是在敌我势均力敌,我主动敌被动,但敌众我寡情况下的对策。

解语“阴在阳之内”点明上卦为“火”,阴“又在阳之对”,加之“太阳”点明下卦为“风”。合知敌我态势呈“鼎”卦象。参见图所示:

 计谋全集《六十四计》(《三十六计》补缺)第四十一计,激将法


计谋全集《六十四计》(《三十六计》补缺)第四十一计,激将法

计谋全集《六十四计》(《三十六计》补缺)第四十一计,激将法

阴阳协变的制胜关键:激彼妄动,以柔克刚。《三略·上略》上说:“莫不贪强,鲜能守微。”意思是:人没有不争强好胜的,却很少有人悟透“柔能制刚,弱能胜强”的微妙。

 

文章来源:

齐甲斌著:《六十四计--谋略学的理论基础及对策》,新华出版社,2013年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