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树叶中的比》教学设计

(2018-04-26 16:26:55)

                 

教学内容:

  苏家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6667页综合与实践。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收集不同树叶探索发现一些常见树叶的长与宽的比,能根据树叶长与宽的比判断这个树叶是哪一种树的叶子。

  2、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比较合作、合作交流等实践活动,感受收集数据的作用,体验数据的随机性,体会从数据中可以发现规律,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比”,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意义及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树叶中长与宽的比的特点。

教学难点:

  发现树叶长宽比值存在的规律。

课前准备:

  学生分组收集不同树叶,每人采集同种树叶10片。

  老师采集不同树叶,事先测出每一种树叶的长与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情境导入,欣赏秋景。

  同学们,秋天是个迷人的季节,平时我们能看到最多的是绚丽多姿的树叶,弯腰顺手就能捡起一片树叶。我们是否仔细观察过树叶呢?在你的印象中,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的?

  (课件出示)

  1)秋天的树叶在树上,是一幅幅风景。

  2)秋天的树叶飞舞在空中,是一幅幅美丽风景。

秋天的树叶飘落在地上,是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2、初步观察,提出问题。

  小小的树叶,除了能带给我们美感,它背后还蕴藏者许多数学知识呢!

  你认识这些树叶吗?观察下面的树叶,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树叶有大有小,有长长的,有圆圆的......不同的树,树叶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相同的树,虽然树叶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

  3、深入研究,引发思考。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树叶有大有小,树叶的形状有长长的,有圆圆的,还有椭圆的、扇形的等等。不同树的树叶大小、长短一般是不同的,也就是形状一般不同。

  板书:不同树叶的形状一般不同

  相同树的树叶大小虽有差异,但形状差不多,是相似的。

  板书:同一种树叶,形状是相似的

  思考:请大家进一步观察这些树叶,为什么相同树叶有大有小,它们的形状却差不多呢?不同的树叶是不是形状肯定不一样呢?把你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学生观察后交流。

  4、判断辨析,揭示课题。

  神奇的大自然造就出了千姿百态的树叶,(出示柳叶和桑叶)你能判断这是哪一种树叶吗?

  你们怎么一下子就判断出哪一种树叶呢?

  预设:柳叶狭长一些,桑叶宽大一些。

  看来树叶的形状是由它的什么决定的?(长和宽)

  引导:不同树叶的形状不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反应了什么特点?(长和宽的比的比值不一样)

  从形状上比,桑叶圆圆的,柳叶是长长的,它们各自长与宽的比的比值是不同的。如果是同一种树叶,只是大小不同,那它们的比值也会不同吗?

(课件出示大小2片桑叶)

怎样才能比较这些不同树叶长和宽的比,或者同一种树叶长和宽的比呢?

生答。

同学们真聪明,想到先测量树叶的长与宽,再算出长与宽的比值进行比较。测量、计算、比较确实是我们探究数学问题常用的好方法。我们今天就要用这些方法来学习的“树叶中的比”。板书课题:树叶中的比。

  二、探索实践,自主发现。

  1、举例介绍树叶的长与宽。

  谈话:动手实践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树叶的长指的是什么,宽指的是什么。结合图示介绍树叶的长与宽。从叶柄到叶尖的距离是长,中间最宽的地方是树叶的宽。

  2、动手实践。

  活动要求:

121组,合作测量10片同一种树叶的长和宽,并计算出每片树叶长与宽的比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填入第一张表格里。

(2)计算出你测量的树叶的长与宽比值的平均数填入第二张表格里。

(3)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与相对应的树叶的形状对照,看看树叶形状的长、短、宽、窄和比值有什么关系,再同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操作实践,记录数据并进行相应的计算。

 4、组织比较交流。

(1)、交流: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虽然大小可能不同,但形状是相似的。

 板书: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

(2)引导:如果不是同一种树叶呢?也对照它们的比值和树叶形状的长、短、宽、窄,你对形状和比值大小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发现吗?先试着说说你的发现。

  追问:你发现不同树叶的长与宽的比值如果越接近,它们的形状会怎样呢?还发现树叶的形状与比值大小有什么关系?

  小结:不是同一种树叶,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不同,所以形状一般也不同。

  板书:不同树叶长与宽的比值一般不同

  但如果比值比较接近,它们的形状也就很相似,长与宽的比值越小,树叶就越宽大,长与宽的比值越大,树叶就月狭长。

5、综合运用,加深认识。

 谈话:刚才同学们测量、计算、比较的方法,发现了树叶中的奥秘。知道了树叶长与宽的比值大小,反映了树叶的形状。

(1)找一找

  接下来请你们根据老师提示的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快速找到合适的树叶。

1号树叶比值是2

2号树叶比值是7

3号树叶比值是1.3

4号树叶比值是3.1

 2)有一种树叶,它的长和宽的比是3:1,请你根据这个比,画出这片树叶。

 三、回顾反思,交流收获。

 1、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树叶中的比。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你知道了树叶中的哪些奥秘?我们是怎么发现的?

 2、回顾实践过程。你还有哪些体会和认识?

 小结:是啊,大自然中隐藏着很多有趣的规律,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就能发现许多数学现象和问题。如果平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发现提出数学问题,想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数学学习中测量、计算、比较是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现实世界中存在的规律。

 四、布置作业

 把本次活动过程写成一篇数学作文。

 

板书设计:

             树叶中的比

       不同树叶的形状一般不同

       同一种树叶形状是相似的

       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

       不同树叶长与宽的比值一般也是不同的

 

           测量、计算、比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