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017-11-02 20:47:04)
教学内容: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学习重点: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
学习难点: 应用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引入新课。
2.教师引入行程问题有三个基本概念。(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速度
1.初步感知速度
(1)师介绍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教师:不同的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不一样如:步行每分钟可行驶60米,自行车分钟可行驶225米;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动车每小时160千米;轮船每小时行30千米等等……
2.介绍“单位时间”,理解速度的含义
(1)师像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叫做单位时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如像以上这样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 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像这样把每小时,每分钟行的路程就是叫做速度。
(2) 速度的表示法
教师:人们为了更简明、清楚的表示速度,采用统一的速度表示法,如:每小时行70千米,可以写成70千米/小时,读作70米每时。那么每分钟行驶225米,可以怎么写呢?怎么读呢?学生尝试。
(3)课件呈现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学生读速度单位,体会“速度”的意义。
(4)小结:同学读得真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而且速度越来越快,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5)学写速度单位
同学们,都能正确的读出速度单位,那你们能试着写一写速度单位吗?
将课件呈现的速度进行改写。
(二)教学“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件出示教材第53页例5:
(1)一辆汽车的速度是70千米/小时,4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以行多少米?
师提问: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知道每小时或每分钟得的路程,也就是速度,还知道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求一共行的多少米 )
师: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行了几小时,几分钟就是叫做时间。
2、认识数量关系:
根据题意自主尝试解答
(1)汇报交流自己的解答方法。板书 :70×4=280(千米)
(2)引导学生独立找到速度、时间和路程间的关系。请你想一想,以上式子中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提问:每小时行70千米叫做速度,4小时叫做时间,行的距离叫做路程,大家能用一个式子表示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吗?
(3)学生独自写出关系式,同桌交流、讨论。
(4)全班交流,教师板演:速度×时间=路程
(5)小结:已知速度与时间,我们可用乘法求出路程。
(6)学生自主尝试解答第二题,答完反馈。
3、认识:时间=路程÷速度
()改编题目
知道路程和速度, 如何求时间?
学生列式,并写出数量关系式
师小结:时间=路程÷速度,知道了路程与速度,可能除法求出时间
4.认识:速度=路程÷时间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2利用三个数量关系式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