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指导策略

(2018-12-16 16:32:40)

一、创设家庭阅读氛围——亲子阅读

孩子的全面发展需要一对翅膀,一是学校教育,一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有着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我决定将家庭教育作为课外阅读的“主阵地”。利用家长会或电话联系等方式,向家长大力宣传亲子阅读的好处,并设计亲子阅读卡,鼓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组织家长写亲子阅读的心得体会,用理论武装家长头脑,为我实现“课外阅读促成长”,找好“同盟军”。

附: 亲子阅读卡

学生姓名

 

家长姓名

 

书籍名称

 

摘抄的

好词佳句

 

 

读后感想

 

 

家长感言

 

 

 

二、上好“阅读欣赏课”,激发读的兴趣

我将每周四下午的两节语文课确定为“阅读欣赏课”。起初,我选择一些精美的文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品评、欣赏,让学生学会欣赏文章的方法。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欣赏课上一一登台向大家介绍本周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并评选出上台演讲最好的一位为下周“阅读欣赏课”的主持人。通过介绍,大家知道了自己许多没有读过的书,交流了读书经验,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及胆量。然后,我还提出了“好书交换读”,不仅激发了每一个同学读书的兴趣,实现了资源共享,并且培养了学生爱护书籍、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三、认真阅读《主题阅读丛书》

与语文课本配套的《主题丛书》上的内容,和课文所学内容紧密结合,是对课内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许多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读5-8篇,不仅要读流利,好的片段还要背诵。并通过开展朗读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进行督促和激励,让学生逐步养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在学校举行的“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中,我班有6名同学获得一等奖,3名同学获得二等奖。

四、实施“三个一”工程

1.每周一诗 

古诗是祖国文化的精髓。小学生记忆力强,经常背诵古诗,不仅可以吸收祖国优秀的古文化,丰富语言积累,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爱美的情趣。每周一诗就是要求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为了搞好这一学习活动,我在班级黑板报设立古诗园地,坚持每周更换古诗内容。

2.每周(月)一书

“一朵花之于花园,一滴水之于大海”,这是叶圣陶老先生对语文教材与课外阅读所打的生动比喻。每周(月)一书是针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阅读量的具体落实办法,从中年级到高年级要求学生尽量阅读成本的书。我先根据《朝阳读书计划》推荐目录,帮助学生选择落实读书内容,要读好书,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鼓励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摘抄好的段落。

3.每月一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信息,学习了许多知识,指导学生动脑、动手,分版块,分内容,有主题的将最感兴趣的信息办成一份手抄报,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判断、创新的能力。手抄报倡导个性化,可以体现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如版面设计、装饰、内容摘抄等力求做到“新、奇、美”。为了不给学生增加负担,一月办一张报,评选出优秀作品,在班内展评,或张贴到班级文化墙上。

五、佳句赏析,享受读书乐趣——做“摘记卡”

摘抄,不仅是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欣赏能力,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的过程,而且是学生主动汲取文中精华、营养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为了激励学生勤做“摘记卡”,像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让学生主动地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我们定期举行“最佳摘抄”的评选。为了赢得“最佳摘抄”这一荣誉,孩子们在动手摘抄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摘抄本进行设计、制作、装饰、修改,在这样一个反复审美的过程中,孩子的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能力必定得到极大的提高。有的同学的摘抄制作得如同一张小报,在布局结构、色泽搭配上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再配上了漂亮的花边,美轮美奂。最后将他们的作品在教室里一一展出,让他们相互欣赏、相互点评,取长补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