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观察的信度

(2018-08-10 10:36:25)

一、定义。课堂观察的信度是指观察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对于课堂观察而言,包含着以下方面的含义:

 典型行为的一致性。对于同一观察点,不同的观察者对被观察老师在同一课堂所得到的观测结果基本相同;

 典型行为的稳定性。对于同一观察点,相同的一观察者,对被观察的老师在不同二的一系列课堂进行的观察,所得到的观测结果基本相同。

 典型行为的普遍性。对于同一观察点,不同的观察者在同一课堂或同一观察者在不同的课堂观察到面对不同的受教育者,都有相同的行为。

二、课堂观察信度的性质

1.课堂观察的信度只具备统计学的意义。课堂观察的信度,针对的是一系列的观测结果而言,单一的观察结果,说不上一致性和稳定性,因此没有所谓的信度。

例如听到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了一句俏皮话,我们能否得出“这个老师很幽默”?显然不行,因为行观察数据是单一的,因此是随机的,不具有普遍意义——这行为有可能是一系列典型行为的一个表现,即他说俏皮是必然的;也有可能是完全是随机的,如从别人哪里得来的,或只不过是一时灵感突现罢了。

2.课堂观察的信度具有非完全可靠性的特点。课堂观察的信度愈高愈好,但再高的信度也不是完全可靠的,所有的观察都有某些程度的不可靠,因为这不不但因为观察过程中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更重要的是任何观察都带有主观色彩,跟观察者本身的教育价值观、学养、生活背景和文化经历有密切关系。

3.课堂观察信度高在是有效课堂观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不是观察的终点,而是迈向观察的一步,即是课堂观察有效的必要条件。课堂观察的信度是观察数据或结果的统计学论断,但如果观察的效度低即观察行为与所观察的教学特性相符程度差,那么再高的信度也是没用的。比如前面说过的“体罚”,如果把必要的惩戒也视为体罚的话,那么事物的逻辑起点就发生了偏差,即使“惩戒”这一行为具有统一性、稳定性和普遍性,即具有较高的信度,但这个信度却是没有价值的,对课堂观察起了误导作用。

4.课堂观察信度所观察的行为是必须是常态课下的典型行为。对于某些特定的事件、突发的事件,教师或学生会表现出一种过度准备行为,如开分开课,特别是大型的公开课,师生所表现出来的教学特性就是过度准备的行为,不是常态课下的典型行为,因此课堂观察的信度不高。

三、提高课堂观察信度的方法

 1.获取足够多的观察样本。要有足够的观察样本。对某一观察点的观察,要达到足够多量,否则,数据的可靠性不够,难以推广。

一次性观察。只作一次性课堂观察的情况下,要多人次对同一观察点进行观察,使样本足够,以推测结果的一致性;

 一人观察。单个人进行的课堂观察,应在同一观察点,对观察对象进行多次的测量,获取足够的观察样本,以推测结果的稳定性。

2.增加各观察的指标之间的区分度。增加各观察指标的区分度,会减少观察行为间个异质干扰,提高典型行为的一致性。

3.进行一定的技术培训,提高工作质量。

熟悉观察点。如要观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就要知道什么是合作学习?跟传统教学方式有何不同?合作学习有几种方式?在什么时候进行?各合作学习有何优点、缺点?如何完善?课后如何跟踪等;

熟悉量表。熟知所观察的教学属性由哪几个指标组成,熟知各指标的权重,知道哪些是重点指标,要重点关注?哪些加以记录,哪些非重点因素,可少用时间。

熟悉记录方法,进行正确记录。对所观察的教学属性,要选取与之匹配的记录方法,才能迅速捕捉课堂上稍纵即逝的观察目标。是单纯数字记录,是数字加上文字文字记录等,力其在短时间内,较为准确、客观、全面地记录观察结果。

课堂观察是一种结构性观察。无论对于哪个指标的观察都是系统,成体系的,不是零散的,和随机。因此,提高记录的客观性、系统性、简捷性,会提高观察的可信程度。

4.完善观察手段。比如用对教学过程进行录音、摄像,然后听录音和看录像进行修正自己的观察,这对于提高观察的信度大有好处。

5.创设常态的观察环境。创造良好的观察环境直接影响到课堂观察的信度。和谐、安详而正常化的课堂环境,是提高课堂观察信度的保障。要使被观察的对象:教师和学生处于心理放松状态;要使课堂的情景处于正常的场景之下,不要有过多新的加入因素。

6.观察前要和师生进行沟通。多沟通能够使师生了解观察的目的和意义,使自己勇于展示常态下的典型行为,提高课堂观察行为的可靠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