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2课 《变形的魅力》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8-02-09 15:50:44)
一、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
三、教具准备
四、学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沟通交流
师:孩子们,能和你们一起上课,心里特别高兴!真想永远记住你们,你们想永远记住老师吗?
生:想!
师:好!现在,我仔细地观察你们,你们仔细地观察我,我们彼此永远地记住对方。(师走下讲台,摸学生,并说出多个学生的特点:你的眼睛真大!你的小鼻梁真高!你的眉毛真浓!……)
师:记住你们的特点,我也就永远地记住你们了,你们记住老师了吗?谁能说出老师的特点?
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老师的多个特征。师及时进行评价:你看得真仔细!一下子就抓住了主要特征!……
师(总结):孩子们,通过观察,我们认识了彼此;通过观察,我们认识了世界,增长了知识。由此可见,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能力,同学们都要注意培养自己用心观察的能力。
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与观察密不可分。好,上课!
(二)课堂探究
(1)课件出示教材第一幅图片(苏州千灯镇水中倒影图片)
师:先请同学们用心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是房子在水中的倒影。
师:当房子倒映在水中之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房子变得弯曲了。
生:房子变得模糊了。
(2)课件出示教材第二幅图片(玻璃幕墙里建筑物的变形图)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想,这又会是倒映在哪里的图像呢?
生:是映在玻璃上的。
生:是在窗子上的。
师:孩子们,这不是玻璃。当我们透过窗子看窗外的景物时,它有变化吗?没有!这是玻璃幕墙。在玻璃幕墙上,每一块玻璃都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景物倒映在上面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变形的现象。
2、自主学习,观察现象。
课件出示:我思考,我快乐: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变形现象?
生:汽车后视镜里人的形象发生了变化。
生:透过盛水的杯子,发现杯子里的筷子像折断了一样。
生:透过鱼缸看见鱼好像变大了。
……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变形现象。
师总结导出课题:是呀!这些变化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变化,我们的生活才平添了几分魅力。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想象和创造的启示。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大胆地进行创造,体会变化的魅力。
学习方法
有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有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见自己被一个巫婆抓走了,巫婆还用法术把她变的非常难看,(教师展示变形后的小姑娘)天亮了小姑娘从梦中醒来,摸摸自己还好又变回来了,还好只是一个梦。
师生共同探究变形方法。
(四)、课堂训练:提出作业要求,完成作业。我们就用刚才学习的变形方法,抓住同桌的特征,画一画人物变形的样子。
出示作业要求:观察同桌的样子,捕捉他的特征,用变形的方法画出他的样子。
学生完成作业后,贴在黑板上,学生评、自评、教师评。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