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五月惨淡收官!六月何去何从?或将这样走!这几点要注意!

(2023-05-31 17:31:37)
标签:

财经

教育

券商

投资技巧

文化

5.31周三晚复盘:五月收官之战惨淡收场,五穷行情结束,六月行情何去何从?“六绝”行情概率几何?或将这样走!这几个点大家要注意!给大家几点重要提醒!今日一跌,或许很多人又开始担心,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变盘了吗?如果此时你又陷入恐慌和纠结,操作上不知所措,不妨来看看我的观点!认真看完,相信让你茅塞顿开!

 

一、大盘分析

 

1、昨晚复盘我和大家说了,不希望今天就反击,反而更希望继续收小阳,可却下跌了19点收了一个小阴线,但大家发现没有?3200点失而复得,还是在我预期的区间横盘震荡,这里并没有真正的变盘,说明时间还不够,还在等待一个机会!而明天是六月的第一个交易日,大概率会开门红,不要被今日的下跌迷惑,这里主力玩的还是弱势格局洗盘吸筹震荡储蓄的节奏,继续时间换空间的手法,五穷行情结束,“六绝”行情仍需提防!弱势格局不改变,这里必然还会继续一场一波三折的横盘震荡拉锯战!

 

2、至于今日下跌的原因,有人说是因为一个5月经济数据,但我依然认为还是反复和大家交代的几个重要指标,特别是汇率和北向资金,大家发现没有?尽管美债协议达成,但是美元还在升值,汇率还在贬值,这就是一个危险信号!大家回头看看去年的9、10月行情,就是汇率贬值引发的指数震荡,甚至反复下跌,而这里,进入6月,更需要进一步确认汇率何时真正出现维稳升值,唯有这个指标反转,大盘才能真正止跌反击,上演新一轮维稳行情,而最终就看何时汇率再次回到7以内,这个很关键!此外今日指数下跌背后,北向资金再度大幅出逃,一度卖出超过60亿,这也成为今日指数盘中跳水的元凶。

 

3、如此,对于接下来的行情,这几个点要特别注意,一个是汇率,二是北向资金,三是成交量,四是新护盘主力军,五是新一轮维稳政策。这几个是重点,随着5月经济数据出炉依然不及预期,必然后市会进一步出炉更多新的经济复苏刺激政策,而6月行情依然会是一个过渡期,或许进入7月,这些持续低迷的经济数据就会迎来反转,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和大家说要做好“六绝”行情准备,二季度就是一个经济复苏由弱转强的过渡期,后市必然随着经济数据向好而行情反转。

 

二、热点分析

 

1、科技的炒作还在继续,依然是A股最美的炒作热点,这还是由当前市场利好消息不断发酵的影响力,再次明确告诉大家,这是属于科技第二轮炒作,而这轮炒作,绝对不会像第一轮疯狂,甚至有一批是在第一轮炒作基础上休整后的反击,所以这里的空间和力度或有限,大家不能过度的痴迷和依赖,要见好就收,甚至还有提防那些前期强势科技股诱多出货的动作,进入6月,我又开始逐步提醒大家科技的风险了。

 

2、资源股大面积分化,大消费也不例外,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然后就是家电、食品饮料和白酒等,特别是电力分化,将整个新能源方向也集体调整,很多人一下子似乎又对新能源方向的信心产生动摇,这就是正常的休整,前面一番持续表现,电力需要休整,主力才能再次洗盘吸筹,为后面三季度的炒作做准备,节奏和大家说的明明白白,再次明确告诉大家,新能源新型电力产业链依然是重点,抓住回调机会,今年的天气特别热,广东现在就出现40度高温了,今日三季度,那更是高温不断,所以这个预期不变,无需在乎一时的休整。

 

3、中特估,昨天还有中特估方向表现,今天似乎又分化了,但是很肯定告诉大家,中特估依然是今年重点,特别是下半年,必有一番作为,下半年大盘要真正上演一轮反弹行情,中特估就是最强护盘主力军,围绕央企改革,包括地方央企,所以面对当前分化格局,我们更重要的是擦亮眼睛,挖掘业绩潜力股,找寻低位低估值符合中特估特征的相关目标!今天市场有消息出炉中特估+科技,也可以跟踪中特估+新能源,中特估+新能源汽车等。

 

展望后市

 

弱势格局的筑底过程,可能会涨也可能会跌,但这并不影响你本来要坚守的心,你的目标是反弹3600点,又何必纠结3200点的震荡?投资之所以迷茫,甚至痛苦,是因为我们对现状的不满,甚至总想着天天上涨,投资之所以迷茫和痛苦,是因为事与愿违,没有走出你想要的反弹。此时你焦虑和恐慌也是对的,纵观A股一路走来,大部分时间不都是在震荡徘徊中煎熬,想要等待真正的反弹行情,本身就需要勇气,有希望和信心才能坚持,如果你看好未来A股的成长,就要做好准备迎接当下的震荡,这里必然还需要一个一波三折的震荡整理过程,所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缀,未来可期!与君共勉,共同成长!A股相伴,顶峰相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