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多个大利好突袭!能掀起一轮反弹行情吗?需警惕一动作!

(2023-03-18 21:52:28)
标签:

财经

教育

券商

投资技巧

文化

3.18周六晚复盘:周六A股不开盘,外围局势依旧动荡不安!而国内周末利好不断,甚至都是大利好,从昨晚的降准到股指期货,还有国企改革,一系列利好能否掀起一轮属于A股反弹行情呢?新一周行情又将何去何从?后市仍需警惕一动作,给大家几点重要提醒!


一、周末四大利好汇总,给A股再度释放维稳信号!


1、央行:3月27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2、谋划实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3、30年国债期货重磅“登场” 还有股指期货大利好!业内感慨:春天来了


4、人大财经委、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声!


5、AI应用大时代来了!这四大领域或率先掀起风暴


看着这些利好,大家是否兴奋,甚至感觉一轮反弹行情即将上演的节奏呢?突然的降准相信又是超出很多人预期,这里降准重点还是为了维稳,促进经济法复苏,给市场提振信心,不被外围局势动荡影响,同时也是确保全面注册制测试稳定过渡,营造一个相对稳定金融环境,如此才能更加有利于后市注册制的推进!叠加多个金融部门齐齐发声,为市场打气,这里更多的还是维稳为主节奏。


30年国债期货重磅也是再次为衍生品市场添加一份热情和信心,随着A股制度完善,衍生品市场空间越来越大,更多相对专业的人会利用好衍生品形成有利对冲和风险防御,让自己投资更加稳定,同时也有利于金融市场稳定,真正成熟的市场,都有对冲工具,而衍生品就是其中重点!


然后我们可以发现,当前A股的炒作主线还是围绕央企改革和科技,科技重点是AI,随着技术成熟和应用,相应涉及相关科技概念就会成为市场追捧炒作对象,而央企改革也再次明确是当前重点,所以这条主线方向越来越明确!央企改革+数字经济!大家务必牢牢把握这一主线!


二、外围局势继续动荡不安,对A股影响几何?


昨晚夜盘,外围又是一片绿,特别是欧洲股市,随着外围银行破产发酵,目前对金融市场的冲击还在继续,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预期出现“惊天逆转”,从大幅加息到大幅降温,由此全球紧缩交易也面临重新定价!甚至美联储助规模已超2008年金融危机!如此,势必还会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影响,甚至加剧恐慌情绪!不过就当前各国央行态度和当前自救动作,暂且可控,金融危机发生概率小,而当前仍需进一步确认释放能够完全控制,后面没有更多银行出问题!


对于A股来说,肯定也会受到冲击和影响,从周二和周四的下跌动作我们就能够感受到,所以短期内的冲击不能忽视,尽管当前国内利好不断,会形成一定对冲,所以A股短期内还会是内外对冲博弈的过程,也是多空对决博弈过程,还会继续一波三折的震荡!而下周将会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时刻,是符合预期还是超预期呢?这将会是关键时间窗口!如此短期A股,无论有多大利好,都面临外围局势下影响不会上演反弹行情,甚至即便利好作用力下有反击也不可持续,一旦外围局势加剧,又会出现变脸的回调下跌,这个动作务必警惕!


展望后市


下周大盘按照当前市场节奏,周一有望反击,但后面还是要进一步确认外围局势,甚至等待美加息靴子落地,而这之前还是会一波三折震荡,不要以为降准了大盘就必涨,大家回头看看多少次降准指数是下跌的呢?包括去年的4、11月份,所以降准真正的作用力往往去中长期利好,等待资金到位应用后得到效应再反馈到市场,从而出现反击,同样是去年4、11月份降准,5、1月大盘迎来反击,大家还有印象吗?按照这个节奏,那是不是要4月下旬后才能迎来真正的反击呢?值得思考!


此外我们要明白,我一直和大家交代的全面注册制过渡期,这个过渡期必然还是会进一步加剧震荡,淘汰一批不合格投资者,甚至一批投机客,这是必然的,新格局的形成,就是优胜劣汰!而过渡期结束按照目前情况,第一批10家主板注册制个股过会成功,最快上市也是4月下旬,所以过渡期不要想着有可持续性反击,更不可能出现所谓反弹行情,大家务必明白!


如此,操作上,还是建议大家此时不是冲动交易的时刻,也不是畏惧和恐慌的时候,外围局势动荡,需要时间消化,急不来,我们也改变不了,不如趁着这个过渡期,好好认清新格局,总结形成自己的新操作策略,跟上市场节奏挖掘预期炒作主线,然后确定潜力品种,等待上车机会!如果此时你已经具备了上面几大条件,那就潜伏好潜力品种坚持住,等待后市真正反弹行情的到来!而短期就是不宜频繁操作,更不要追涨杀跌!观望看戏或许是最好选择,不要被所谓的指数反击或者局部炒作热点迷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