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盘继续探底破位2900点,何时止跌反击?继续看三个关键点!

(2022-10-31 19:00:26)
标签:

财经

教育

券商

投资技巧

文化

10.31周一晚复盘:周一大盘预期继续的探底,破位2900点,保守一假阳十字星,释放什么信号?此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底到底在哪里?何时才能真正的止跌反击?还是继续看三个关键点!科技大爆发,后市的炒作机会还有哪些呢?继续和大家说说我的观点,希望大家认真看完,让你茅塞顿开!


一、大盘分析


1、周末一揽子利好再次失效,反击失败,2900点失守,昨晚我已经明确告诉大家了市场底在大概在什么位置,今日再次探出新低符合预期走势,离政策底2863点还差30个点,一步之遥,快的话明确就可以直接跌破,然后在2800点上方确认市场底,市场底和政策底之间一般相差50个点左右,加息靴子两天后落地,那么这里还有2天时间筑底,按照技术上推演完全可以完成。


2、大盘要真正的有效触底反击,早和大家说明看三个关键点:1、汇率,今天为何冲高回落?背后汇率再度加速贬值,目前离岸人民B又到7.315了,而随着人民币贬值,北向资金再度加速出逃,今日净卖出超90亿,这就为何再次周末大利好又失效未能反击根本原因;2、白马和蓝筹股还没有止跌,今天白酒多个新低,而三桶油和房地产权重股成为今日砸盘凶手,叠加家居家电白马,还有中字头,所以这里依然需要进一步止跌才行;3、增量资金信号,目前都是喊口号的信号,真正的真金白银入场资金还没有进场,需要有国家队或者大机构资金抄底才能真正振奋人心。这三个依然是触底反击的关键信号!


3、明日大盘如果汇率进一步加速贬值,那么就会进一步加速赶底,此时加速赶底未必是坏事,明日继续跳空低开直接破位2850点左右,然后再后天来个探底2800点上方上演触底反击,最终保守一十字星,等待加息靴子落地后上演绝地反击,这是比较完美和理想的。否定跌不透,探底不彻底,就会一直的磨底,反复震荡折腾更加让人难受,难熬!


二、科技股大爆发涨停潮,明日炒作热点轮到谁?


1、科技再度成为盘面最靓的仔,整个10月,造就了多少翻倍科技牛股,创业板多少超跌反击都是科技,科技可以说经历了三次涨停潮,进入11月,我认为新创也好,智慧行政也罢,甚至整个数字经济产业链似乎都会有一个阶段性高点了,最多等华为4号会议结束,再上演一轮炒作浪潮就差不多了,所以科技这里还有预期,而周期一般就是一个月左右。后市盯着华为会议涉及相关科技概念股,另外一个涉及的就是汽车电子和消费电子。


2、科技之后,往往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也不会拉下,他们是赛道股三剑客,所以我认为科技之后最大概率接替他的就是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而这里重点剑指高端制造,他们的上游产业链,如一体化压铸、工业母机、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新能源重点还是氢能源、储能、光伏元器件为主。


3、尽管今天统一大市场产业链还没出现炒作浪潮,但是预期还在,随着双十一的临近,我认为相关概念股还是有预期的,如跨境电商、互联网电商、仓储物流、现代港口、商业百货等!


4、最后一个还是老生常谈,超跌的次新股,特别是创业板,进入11月,这是一个重点,我在国庆节后一直反复提示这个方向,近期不少科技方面超跌创业板表现不俗,后面那些有业绩预增有机构抱团进场的超跌次新股我认为有巨大潜力,波段博弈可以重点考虑底部逐步持续小阳放量个股。


展望后市


一直和大家说筑底的过程,短期不会出现所谓的行情反转或者反弹,但是中长线依然看好,当前这里筑底背后,是一场金融博弈,更是一个格局转换过程,还是一个重新定位的市场,或许很多人抱怨当前市场太难了,大家回头看看自从2015年股Z之后,2016年熔断探底造就了2017年的一轮反弹,2018年的一轮探底造就了2019年的一轮反弹,而2020年的一轮探底也造就了后面一轮反弹,如今又是一次探底,反弹出现,你能够把握住吗?


甚至我们可以发现,过去6年的三次反弹,上演的都是结构性行情,局部牛,2019年的科技;2020年的白酒,去年的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接下来依然还是结构性的反弹,选好预期的炒作方向才是重点,否则方向不对,努力白费,那些深套等解套的方向不对永远解套不了,所以对于后市,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认识。


至于大家关心的抄底,不要想着炒到最低底部信号,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所以抄底要慢,越跌越买!当然如果你想右侧交易,那就等待真正止跌信号出现,大盘稳定之后,确定炒作可持续性主线再右侧交易,也是可行,此时就是静观其变!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策略我认为才是最重要的,赚钱才是硬道理!大家觉得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