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股又放量长阴下跌,底在何方?何时止跌反击?看四个关键点!

(2022-10-28 18:49:30)
标签:

财经

教育

券商

投资技巧

文化

10.28周五晚复盘:大A再次上演放量长阴下跌,大跌66点跌出此轮新低,离政策底2683点还有45个点,市场底会提前上演吗?而今日的下跌原因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家关心的还是何时真正的止跌反击?我认为看两个关键点!接下来大盘或将这样走,我们该这样应对!给大家一些提醒!


1、今日再一次放量长阴下跌,又有点加速赶底的味道,跌出10月新低,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下市场,确实不能侥幸!下跌原因非常明确,昨晚欧洲新一轮加息75个基点落地,市场传出通货膨胀依然居高不下,经济衰退恐慌情绪再度加剧,叠加下周美联储加息又临近,又进入一轮加息高峰期,多国甚至被动加息应对,触发了弱势格局再度恐慌情绪下跌,今日的下跌可以说没有一点反抗,一路震荡下挫,普跌局面,板块全军覆没,让人苦不堪言!


2、另外还有一点也是近期反复强调蓝筹股特别是大白马机构抱团挖掘,调仓换股进行格局转换!大家看看今天那些大白马,如酒茅T、家电美D、牛奶伊利、汽车龙头比亚D、锂电龙头宁德等,都是这些机构抱团股背后挖掘砸盘指数,我昨天就和大家说的很明白,大盘要止跌,必须等着这些砸盘凶手止跌,否则即便出现反击,也是不可持续。


3、何时才能真正的反击,也说了很多次了,一是等待下周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二是等待汇率进一步稳定;三是确认大白马的止跌,四就是新一轮有效的经济维稳政策。这四个是关键点,至于之前关键的北向资金或者逆回购,已经意义不大了。所以接下来大盘要真正的反击,接下来这四个才是关键点!


4、如何应对当前行情,还记得周三放量反击的时候,我反复提醒是控制仓位的时机而非你追涨理由的观点吗?此时大家什么感觉?当然,如果你选择了躺平,那就不需要多看,耐心等待行情的反转!但是如果你还有一点主动性,还是想在当下行情波段博弈,那仓位管理依然是重点,提前控制了仓位,跌下来就是抄底机会!一步步买,慢慢的抄底,此时不宜激进,今天跌下来可以半仓了,再次破位2900点后再加一成,然后破位2863点再一成,如果破位2800点,再一成,继续破位2700点,那就是全部干,这就是我的抄底计划,他敢跌,我敢买,狭路相逢勇者胜,等待下一轮冲击3000点甚至3100点的反击到来。


5、抄底方向在哪呢?今天的盘面普跌,让人有股z的感觉,超过4550只个股下跌,我个人对于后市方向还是坚持我个人看好那几个方向,格局在转换,未来中国发展围绕高端制造、科技创新、“双碳”目标,然后是养老和三胎;总结起来就是智能制造如工业母机、机器人、一体化压铸、智能机器等;此外就是科技、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医疗。这些依然是后市重点;而短期重点是三季度报业绩股,大家发现没有?今天逆势走强甚至大涨或者涨停的,大部分是业绩股,超跌业绩股依然值得重点挖掘。


6、或许再次长阴下跌之后,市场又是一片恐慌,很多人又开始猜测市场底,我反而认为跌也不会一次性跌到底,很快又会出现新的维稳声音,给市场打气提振信心,然后又会缓冲一下,接着确认市场反应,再一步探底,这里你去猜测底在哪里没有意义,反而是如何抓下跌时候把握住预期炒作目标抄底,博弈后市反击,放远投资眼光,任何一次破位3000点后的探底动作,最终都会再次反弹回来,甚至上演一轮反弹行情,你去看看2018年,再去看看2020年,再往前的我就不去看,那么这一次探底到位,也一样会上演一轮反弹行情,就看是12月启动还是明年一季度启动!


展望后市


下周行情,按照我们的形势我认为是先抑后扬的节奏,周三靴子落地,最迟周四就会有反击,甚至加息符合预期周三可能就开始逐步止跌反击,而周一势必还有惯性下跌探底动作,就看是选择一步到位探底跌破2863点,还是又选择磨底,时间换空间的手法,具体确认一下周末消息,再做具体分析!而中长期A股依然看好,此时跌下来更多是机会,需要我们做好仓位管理,积极应对!


这里再次告诉大家一个让人不得不记住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外资机构不断唱多甚至国内机构也配合唱多的时候,往往市场还有一轮探底,大家回头看看3月份的时候也外资唱多,后面又是一轮探底,而这个月又是如此!但是这种探底之后就会迎来一轮反击,回头看5、6月份,他们唱多后探底洗盘扫货,这就是他们的节奏,所以我们一定要牢记,机构要进场,不会拉升和制造反弹行情,反而是要下跌压盘后抄底,这也是为什么3000点之后我抄底的逻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