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围集体上涨为何A股不跟涨?背后主力暗藏玄机!一个重要提醒!

(2022-10-18 20:11:12)
标签:

财经

教育

券商

投资技巧

文化

10月18号周二晚复盘:今日大A的表现,是不是让很多人失望?没有出现预期的反击动作冲3100点实属可惜,可以说万事俱备,可偏偏不出意外就出意外了,这里最让大家可气的是外围集体上涨A股又不硬气跟涨,关键时刻软了,真是恨铁不成钢!连我们港股都大涨,这到底是为何?什么原因呢?主力背后暗藏玄机!给大家一个重要提醒!接下来大盘或这样走,无需纠结,预期的维稳不变!具体情况是这样的:


一、大盘分析


1、全球股市纷纷翻红走强上涨,偏偏A股今天不争气,出乎很多人意料,而这就是A股独立性,甚至让很多人无解,其实这背后的根本原因今天反复发动态和大家交代,A股今天属于滞涨,午后盘中一度冲击3100点但在3099点就冲高回落了,券商不争气昙花一现,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护盘主力军,蓝筹股还在集体分化调整之中。


2、A股为何不跟涨,主力背后暗藏玄机!弱势格局,大盘五连阳后,市场一致看多之时,主力往往就是反手做空,这是主力惯用手法,前面三季度也是多次上演这样的桥段,而这里也可以当作是五连阳后的休整,震荡储蓄,未必坏事;盘中我和大家说明,3100点下方消化更充分,储蓄更结实,后面突破3100点后的维稳行就更稳更持续。而最重要的一点,主力这里还没有吸筹完成,还不想直接就拉升反击,背后正在酝酿大动作,或许是进行盘面格局的转换,这才是重点。


3、大家发现没有,北向资金近期持续逆势出逃,今天又是继续单边卖出超过36亿,如此诡异动作是不是让很多人匪夷所思,甚至近期不断外资机构唱多A股,今天最新消息:华尔街大行坚定看多!高盛:增持中国股票 更加青睐A股!机构集体看好 外资大行加入唱多队伍!A股反攻行情有望延续!英美突传两大利好 全球最强动力启动?高盛意外发声:更看好A股!淡马锡出手!多家外资机构行动 看好中国的这些投资机会!今天收盘后,四箭齐发,可偏偏北向资金就是不断流出,这玩的是什么把戏?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回笼资金,重新布局,从这些消息也说明,他们开始转战新方向,当初的二三线蓝筹和白马股似乎不香了,看好的中国赛道股方向。


4、再结合近期回购声音不断,除了上市公司本身回购,券商和公募机构也都发出回购方案,预计四季度回购资金规模或达千亿,这是什么节奏?这是维稳节奏,这是抄底节奏,而非拉升节奏,他们等待再次回调或者低点出现的时候自行回购,这就能解释近期回购资金不断涌入可大盘却没有强势大反击,因为他们要等回调低吸!


二、题材股继续轮番表现,今日医药和储能大涨,明日又轮到谁?


1、大家发现没有,近期的盘面炒作热点,就是题材股的轮番表现,昨天科技和工业母机以及教育,今天就轮到医药和储能,符合我昨晚预期新能源方向,当前盘面,随着三季度报披露,这些具备业绩保障并未来还有预期的赛道成为此轮超跌反击重点,所以接下来还会继续题材股的轮番表现,明日继续关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然后就是大消费,今日物流动了,这个早提醒大家了,双十一的临近,仓储物流、电商、消费品甚至消费电子产品都是预期方向。


2、至于大家关系的大金融和地产为何迟迟不动,这里不排除是进行格局转换过程之中,存量资金博弈下分化格局所致,近期炒作的就是题材,后面轮到蓝筹股涨了,可能就是涨指数不赚钱了,这个节奏大家务必明白,后市大盘真要大反击,必须大金融和地产崛起,而且地产依然消息不断,随着数据好转,必有一轮属于地产困境反转的炒作。


3、这里我还是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把握热点的节奏,那就是反反复复提醒大家的次新超跌品种,经历最近大盘五连阳后,这个方向更加容易挖掘,那些超跌底部逐步小放量连续收阳的品种随时可能放量爆发,是波段博弈重点目标,大家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挖掘适合自己的目标。


展望后市


尽管今天没有实现预期反击3100点阵地,但观点不变,3100点势在必得,就看后面如何反击上去,而且我们都知道10月美联储不会加息,最快也要到11月下旬,所以这里就一个真空期,还剩下差不多一个月时间,你还担心冲不上3100点?这里正在震荡储蓄,按照目前节奏,大盘随时可以冲击3100点,只要护盘主力军出现,明日继续看3100点得失。


操作上,不断告诉大家当下的反击是技术性修复行情对待,格局没有改变,还是弱势格局,也是结构性分化格局,更多的还是局部的炒作热点个股波段机会,所以操作上还是波段博弈位置,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出现板块分化调整就要及时控制仓位锁定利润,不侥幸不贪婪!控制好了仓位博弈下一个热点个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