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18-03-05 15:08:49)18、《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但学生往往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书,边读边想,边读边议,边读边展开想象,抓住关键句段进行品词析句,利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读懂课文。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感悟方法,在读中欣赏提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神话故事的兴趣,启发谈话,引出主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
(2)教师指导“月”字旁的字,一般都跟身体有关。“血、降、倒、奔”都是多音字。
2、初读课文,找中心句。
抽5名同学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找文章的“中心句”。
3、课件出示中心句
|
三、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
|
(1)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
|
②比较“拿”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③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
|
②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
a.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感悟利用反义词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b.男女生反复朗读,感悟课文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
(2)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板书:开天辟地)
|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重点词,通过学生做动作,联系上下文,来体会盘古的高大形象。此环节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男生读、女生读、齐读等,达到语文课堂应该体现的书声琅琅,以读代讲,以读促思,读中感悟。)
(三)解决“盘古创造了怎样的宇宙?”的问题。
(2)拓展想象,丰富美丽。
①盘古的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学习省略号的作用。
②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如男女生配合读、师生共读,小小组pk读,边读边想象盘古化作万物的高大形象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