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班级管理秘籍:一条是相信学生,学生也信赖他。另一条是组织活动,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信任是教育的起点,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不要给他们设限,要尽可能地鼓励他们。
存在问题:
第一条,目前师生互不信任。自主是教育发展的目标,班级因自主而更精彩。不要一味关注学生分数,更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第二条,抓成绩没有时间搞活动。实践证明,非但不会影响成绩,反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要一味关注学生分数,更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成绩只是附产品,我认为德育课程能力是班主任的核心能力之一。
班本德育课程不是说不要成绩,像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是为成绩服务的。而这些是班本德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班主任的班本德育课程能力包括课程决策能力、课程设计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反思能力等等。今年9月份,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其中提到:创新德育工作的“六大实施途径”。一是课程育人。从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发挥其他课程德育功能、用好地方和学校课程等方面,强调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文化育人。从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建设网络文化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的场所,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三是活动育人。利用节庆纪念日、仪式教育活动、校园节(会)、团队活动等,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鲜明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四是实践育人。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是管理育人。推进学校治理现代化,从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学生行为规范、关爱特殊群体等方面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贯穿落实到学校管理的细节之中。六是协同育人。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
在我看来,其实这六大实施途径本质上都可以归为一条途径,那就是课程建设。从班级的角度来说,就是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活动课程、班级实践课程、班级管理课程、家校共建课程。当下社会生活和本班学生的现状与需求是制定班本德育课程总目标的现实基础。班本德育课程要回答好以‘下四个问题:
1.我试图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2.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经验?
4.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被实现?构建基于“信任自主”的班级生态文化
(开发班本德育系列课程
课程现实基础:
当下社会生活和本班学生的现状与需求
课程基本目标:
提供合适的教育,`未来合格公民;
给学生发展平台,激发其成长内驱力。)
我觉得班主任的首要目标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在上海看到这样一则标语,深以为然。“学以修身,习以养德”!班本德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是人,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和家长,缺一不可。扬州现在在推行新家庭教育实验。影响家长,改变家庭教育观念。我对班本德育课程做了一下分类。领导力课程,每个孩子都有领导力的潜能,班主任在发展学生领导力时,应将全体学生纳入,而不是仅仅针对少数的“精英学生”。领导能力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也包括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动学习的精神、主动帮助他人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小小的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的策划等等,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学生领导力培养资源。在校园生活中,学生扮演着各种角色,班级日常管理、项目学习、团队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执行者。班主任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平台。
这个涉及到班级岗位教育,像值日班长、科代表、班级管家等等,无不.是在培养学生的领导力、责任心、创新意识等等。我谈谈领导力课程的几个项目,做自己的主人,有规划意识。1、时间管理从记录开始,如自主性作业,如阅读任务,如自我反思或日记。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记录需要跟踪,展示榜样,进行检查,重点跟踪。卜老师花了2个月,学生才有作业记录的习惯。张老师花了两周,说通新疆的班主任让学生用记录本。像检查,调动多方力量,如家长、同伴,及时展示优秀记录。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能力培养很重要,演讲是一种形之有效的方式,校内、校外极有必要,特别是校外,我在新疆的学生每天10点有个今日播报活动(1分钟时间,脱稿)。一开始是我亲自检查,演讲稿内容。一开始是我亲自检查,演讲稿内容,演讲是否合乎要求,两周后就放手,安排一学生专人负责。前几天还组织了扬州新源两地的辩论赛。网络QQ语音辩论。特别是自由辩论环节,非常精彩。没有这样的活动,也发现不了孩子们的出色口才,也给一些孩子提供了展示平台,也完成了一定的教育目标。领导力课程实行学分制。班本德本课程的实施要不露痕迹地融入日常教育,再举一个例子。与新生的第一次见面,“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整合型班本德育课程设计
“遇见就是美好”
一、我是一位守时的学生(时间管理)
二、我是一名有礼貌的学生(礼仪教育,习惯养成课程)
三、我是一位自信的学生(自我介绍领导力课程)
四、我是一名认真的学生(问卷调查,家校共建前置课程)
五、我会是一位有执行力的学生(完成德育作业,个人自传)
9月1号,8月份学生就报到了。
我是一位守时的学生(时间管理)
学校要求8点到班,那么我提前多长时间到校合适?
到校后我可以做些什么?(与旁边的同学交流,相互认识;读读课外书;写写暑假作业)
如果我迟到了,该怎么办?
我是一名有礼貌的学生(礼仪教育、习惯养成课程)
1.相互问好
请学生示范;角色扮演(体验尊重与被尊重的感觉);要点提示
(目视对方,面带微笑);实战演习(排队下楼领校服)
问好习惯的习得和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很多习惯的培养或重塑,切入越早效果越好,越容易尽快形成。重视首遍效应。
2.离开座位(地面有纸屑吗?桌子整齐吗?椅子推进桌面没?)
3.领取校服(什么样的队伍下楼?谁领队?怎样拿校服?拿到校服后可以和工作人员说些什么?)
有些教育更多地是和学生商量,而非将个人意志强加给学生。
三、我是一位自信的学生(自我介绍领导力课程)
事先布置具体要求:要求在家至少面对家长试讲两次,时间控制在1分钟,声音响亮
提醒:注意演讲礼仪,最后板书学号和名字。凡声音不够响亮,一律重讲。
最后生评,师评。说说让你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绍。
(邀请2-3位志愿者家长参与“相遇就是美好”活动,负责拍照、全程录制视频)
要求或建议要具体,需要班主任的指导或提醒。
五、我会是一位有执行力的学生(布置德育作业)
阅读《把信送给加西亚》,写一篇读后感;
完成个人自传,突出成长中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
(预约家访大致时间;军训时检查暑假作业和自传进度)
最后个人自传都形成电子稿,开学前完成初稿,国庆期间进行修改。班主任对学生也加深了了解。自传指导非常重要,突出关键人物、关键事件,结束一段时光,要有一个小结,同时意味着新的开始。班主任要有班本德育课程的意识,再举个运动会的例子。班本德育课程设计之
“因为有我,运动会更精彩'
“我”:学生、班主任、家长
第一阶段:我为运动会出谋划策(小组商量形成活动策划方案);
由最佳小组负责小小任务招募会。
第二阶段:我为运动会做准备(排练入场式;组织预报名、训练,
特别是团队项目;指导摄影组等等)
第三阶段:运动会前进行统筹,确认分工安排
第四阶段:主题班会“因为有我,运动会更精彩"运动会总结。
每一次集体活动都是一次教育的契机,极大地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创造力、凝聚力,尽可能地放手,适时的指导。
最后,以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进行总结:"师生关系是基础"。李老师的这句话给我两点启示:
一、学生的好心情是班本德育课程的良好情绪背景。
二、师生情感融洽为班本德育提供了最佳平台。44张老师讲的太好了!整理在一起,与大家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