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有感

(2017-02-17 09:11:24)
分类: 小课题研究

读书笔记

 第一次接触柯达伊音乐教育是在我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时,有幸当时请来了东北师大的尹青教授为我们授课,当时那节课教授用科尔文手势辅助我们合唱教学,我突然对音乐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原来音乐不只是从口腔里、乐器的共鸣体里所表现出来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它是可以用身体去描述出来的,当我今天在给孩子上课时,科尔文手势给了我许多帮助。

因为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课堂中的应用,教科书中这两种教育思想出现的最多,所以我拿起了《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这本书,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对课题研究的启迪。

一、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

  柯达伊教学法是由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佐尔坦所倡导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套音乐教学思想体系。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特色是,以歌唱活动为重要教学内容:以优秀的音乐特别是本民族的优秀音乐为主要素材;以“儿童自然发展法”作为课程进度的安排的主要依据;强调认读乐谱能力的培养,并为此建立独立的音乐教材和教学方法体系。

柯达伊音乐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是:

1、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掌握具有地方特色的本民族音乐。

 在柯达伊音乐体系中柯达伊大量精选民间歌曲、儿童和童谣作为歌唱教材。这与当时的环境有关系。确实,“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在我们国家许多民族音乐都面临着无人问津甚至要绝迹的状态,许多音乐都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拯救,民族音乐的传承迫在眉睫,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该将本民族的音乐呈现在孩子们的心里,让我们的孩子去继承、发扬我们的民族音乐。

2、以“首调唱名法”和五声音阶为基础。

  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五线谱教学用首调唱名法。首调唱名法就是流动的DO的识谱法,线谱上的各线、各间上的音符都可以看作是DODO的位置一变其他音符都要相应的变化,这也让学生识谱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简谱比较普及,也因为简谱就是按首调唱名法来识谱的,我国的五声调式也需要用首调唱名来唱,所以我国的音乐教学也继承了柯达伊的教学理念。

3、节奏谱及节奏读法。

 节奏谱就是除二分音符和全音符以外,省略符干和符头来记谱,用Z来表示休止一拍。节奏读法在我们的课堂上也开始普及开来,具体如下(以简谱为例):

●四分音符标记为“ ”,读作“ta” 。

●八分音符标记为“ ”,读作“ti” 。

教学中常常把一拍中的两个八分音符连写在一起,为55” ,读作“ti ti” 。

●二分音符标记为“ 5- ” ,读作“ta-a”。

用手拍击二分音符时值时,常常采用双手合拢,从左侧移向右侧,延长元音保持时值。

●十六分音符,教学中常常把一拍中的四个十六分音符连写在一起,为“5555”读作“ti ri ti ri” 。

●切分节奏标记为“ 5 5 ” ,读作“ti ta ti” 。

●附点音符采用增加一个字母发音、占据附点时值的读法。例如“5. ”读作“ta-m-ti” ,“ 5.5 ”读作“ti-m-ri” 。

●四分休止符“0”常读作“嘘” 。

●八分休止符“0”常常读作“ 嘶” 。

 “嘘”、“嘶”的发音并不是固定读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使用。对于初学者在休止节奏上给一个相应的时值读音,有利于理解和感觉休止节奏的准确。(参考《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

4、节奏训练与旋律相结合

 节奏要与旋律结合一起,如拍手打出节奏型给自己伴奏,在我们日常最常见的是台上的演员演唱,台下的观众拍掌呈现节奏。

5、利用音乐“手势语”。

 柯达伊用七个不同的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体现音的高低关系,直观、形象。科尔文手势在教学中十分普及,它可以巧妙的解决学生的音准问题,特别是在合唱教学中能有效的稳定两个或多个声部的音准,达到声音的和谐统一。

二、柯达伊与奥尔夫音乐思想的异同

  柯达伊与奥尔夫音乐思想都存在了相同之处,它们都是主张从游戏入手帮助学生用律动的的方式去感受音乐,强调节奏,旋律的即兴活动,在音乐序列结构方面从五声音阶入手,结合本民族的语言、民间音乐等。通过上述对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的简单阐述我们知道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提倡面向大众的音乐教育,它强调歌唱,尤其是在合唱教育中有很大的帮助,不主张用乐器伴奏,直到首调概念建立。奥尔夫音乐教育为“原本性”音乐教育,强调亲身参与探索、体验和感悟音乐,重视音乐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奥尔夫音乐更强调的是节奏、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在体态律动的同时还包括语言、舞蹈、声势等将他们融入到一起,倡导用身体、打击乐器、声势伴奏,教育手段包括语言的节奏练习、声势的节奏练习、奥尔夫乐器节奏练习等。

三、柯达伊与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融合

  我拿起《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这本书时就想到其实音乐就是旋律和节奏的融合,节奏是骨,旋律是肉,感情就是灵魂。在教学是节奏和旋律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所以柯达伊音乐思想强调歌唱、旋律,而奥尔夫音乐思想主要强调的是节奏。他们我认为可以做很好的融合。在低年级的音乐书中柯尔文手势,声势图非常普遍的使用。

  对与低年级的学生不再停留在幼儿园时期对音乐的感受上了,他们需要深入理解,掌握识谱的方法,所以柯达伊的科尔文手势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音乐的音高,准确的运用节奏读法掌握各种节奏,奥尔夫音乐中的声势配合节奏读法会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在合唱中两者的结合我相信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当然现在还在摸索阶段,相信我会把两种教育思想和方法注入到我的教学当中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让孩子们爱上音乐,爱上音乐.    


                                 杨蓓丽

                                 实验小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学反思
后一篇:教学叙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