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国论》翻译训练及知识点整理

(2017-12-25 13:52:55)


 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原文: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译文: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原文: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译文: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ww. 需注意的知识点:

  1古今异义词

    A、其实百倍   (那实际情况。今:实际上)

    B、思厥先祖父   (祖辈父辈。今指父亲的父亲)

    C、后秦击赵者再  (两次。今表示又一次。)

    D、始速祸焉  速:招致。今指速度快。)

    E、可谓智力    (智谋和力量。今为一个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F、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2一词多义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所亡者      丧失,丢失,动词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灭亡,动词

以荆卿为计                     作为,动词

邯郸为郡                       成为,动词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           被,介词

国者无使为------               治理,动词

六国破灭                       灭亡,动词

薪不尽,火不灭                 熄灭,动词

使三国各爱其地               如果,连词

并力西向                       朝着,动词

而秦兵又至矣                   名词,军队

斯用兵之效也                   名词,军事,战争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动词,好像

良将犹在                       副词,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