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黔南自治州博物馆参观记【2】

(2025-11-28 11:19:27)
标签:

历史

-元朝至元二十二年,元朝中央政府在黔南地域上设置了都云军民府,下辖都云县,定云府和合江,陈蒙二州,属于九溪十八洞管番民总管,隶于广西思明路,明洪武二十三年,平羌将军何福,以都云竹寨建都云卫,后改都云为都匀,取王朝雨露均匀播撤边地之意。明弘治七年 设置都匀府。清代黔南各地分属都匀府,贵阳府和平越直隶州。                                   ---乡规民约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公共秩序和行为规范,它是规范和治理乡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自古以来,执政者都很重视乡规民约在推动公序良俗形成中的积极作用,大力倡导并积极践行。,在这座馆内,我目光所指处,发现了太多该州在这方面的宝贵财富。                             ---这些遗产之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们大多数 都是以碑刻的方式存在于世的,而石碑的长久性则是其它材料所难以比拟的。通过太多的照片材料我发现。这些乡规民约涉及了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即该州下辖的各县乡间,分别在做善事,环保,婚俗,居民生活等诸方面,这些乡规民约给今天的我们了解和研究这些地方居民的历史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为云贵高原一部分的黔南州地域从古至今一直都因为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原因而居于西南交通要冲之位,而因为有清水江和都柳江的舟楫之力,使得这里陆路与水运交通都极为便利。 进入中国近代后,贵州第一条省际公路黔桂公路一九三三年通车并一直至今仍然发挥着方便沿线人民岀行的作用,第一条省际铁路黔桂铁路一九四四年通车到都匀清泰坡,一九五九年通车到贵阳全线完成 ,至于贵州笫一辆汽车也是民国期间时任贵州省主席周西成从广东购得后通过都柳江在三都县城处上岸进入贵州的。而到了建国七十年后的今天,包括黔南州在内的贵州全省早已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以及千余千米的高速铁路,其道路通达程度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但今天的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尤其是创造这段历史的人们。                                                             ----今天来到这里参观过后,别的不说,至少又知道了一门新的学问,这就是黔学。                   ---按照这里的展示所言,它作为贵州之学,是以现在贵州   为主体的特定自然环境为依托,逐渐形成,发展,传承下来的一种极富高原山地特点,民族特征,独特属性的一种地域文化,                ---贵州黔学正脉的开启者分别是西汉与东汉时期的贵州汉代三贤之一之二,故里均为黔南地域的盛览和尹珍,他们两贤之所以被称为开启者,一个最主要的举动在于,他们在家乡岀道后都前往中原地方遍访名师,学习正宗的儒学和文学辞赋,如前者到成都向辞赋大家司马相如请教辞赋的创作,由此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次问学而后者则是到东都洛阳拜师经学及儒学大师许慎,两者学成后均回归黔南故里,积极从事教育,开创了贵州黔学之先河。两位先学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开启之名将永存。                                                                                ---汉代以后,明代都匀又迎来了文化发展的高潮,明洪武二十八年,当地设都匀安抚司学,明宣德八年,贵州提学副使李在此地又建立卫学,弘治六年,都匀知府凌文献重新修缮卫学后升为府学,这些学校的开学再次开启了都匀重文重教之风。其实在黔南州这片土地上,不仅仅都匀,从公布的照片看,包括龙里,荔波,瓮安,福泉,长顺,贵定,独山及惠水诸地都建有担负居民教化的书院,                                                                                  ---  客籍文人是指古代或为官,或被贬谪 的原因,在黔南居住有一段时间的文人,在历史上,先后有王阳明及弟子邹元标,柳州八賢之一的张翀 ,徐霞客,瘳驹等多位文人 在黔南地区或居住或讲学,他们的存在对于推动黔南文化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是黔南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明朝灭亡后所遗存的南明小朝廷,相信只要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的国人都会知道其皇帝朱由榔,他当年定都在贵州安龙县与清廷抗衡,由于作战不力而逃亡缅甸,1661年吴三桂入缅,迫使缅王交岀永历帝并在第二年昆明一座寺庙中将其勒死。至于永历帝的遗体最终葬于何处,历史教科书并未多言。今天在这座博物馆里,见到了此次都匀之行中的一个意外发现,一组永历皇帝陵墓的墓碑 ,至于该墓碑为什么会出现在距离永历皇帝被勒死的昆明千里之外的都匀,当时的我并未明白,直到离开这里回到家因为写作而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后方得知,原来是永历皇帝被勒死后,其手下有一位名叫扶纲的在都匀隐居的高官在得知永历皇帝殉难后,偷偷派遣部下携其遗骨回到都匀后埋葬在家乡的一座高山之上并严格封锁消息,所以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民国时期当地政府方才知晓, 1986年该陵墓被列为了都匀文物保护单位。                                   ---时间己到了中午,参观完了,该回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