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04 12
----
对于博物馆,按照上世纪1974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十一届大会所通过的章程规定所言﹕是一个非营利
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其主要职责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而这个定义适合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见到过的绝大多数博物馆。而在进入2023年4月的第一个周六所进行的一次博物馆之旅,又让我又见识到了一种新的博物馆。
---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中国笫一座生态博物馆,就是这样一座新类型的博物馆,而之所以是一座完全有别于我们日常所见的常规博物馆,一个最重要的区别则是在于﹕传统的博物馆是将文化遗产搬移一个特定的博物馆建筑中,这些被搬移的文化遗产远离了它们的所有者和所处的环境。而生态博物馆则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之上,即文化遗产应该原状地保护或保存在其所属社区或环境之中,即社区的而积从某种意义 上讲,社区的面积等同于博物馆的面积。
----在这座新型的生态博物馆中,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传统风俗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均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
---如此独特的生态博物馆概念它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法国,之后便在欧洲以及拉丁美州许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种新的博物馆模式也借助中国挪威政府合作之机于一九九八年将这种生态博物馆在这里,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以这座生态博物馆为中心,环绕在其周围的崇山峻岭之中,地跨六枝梭戛乡和织金县阿弓镇总共十二个村寨内,生活在这里,总数大约有伍
千人左右被外人称之为长角苗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苗族支糸团体及其遗存的具有独一无二特点的古老文化。
---被称之为长角苗苗族文化信息中心的生态博物馆室内展示中心就位于高兴村的地域范围内,其主体部分由一个拥有数百平方米室内文物展示大厅,一个拥有千平方米面积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的室外广场和附属配套的数座农家房屋所构成。
进 入
展示大厅,迎面而来的便是一壁表现当地长角苗日常生产与生活的石质浮雕,然后向左前行进入展厅的主体部分。
---有关生态博物馆历史由来相信网友通过网络都可以查询到,在此我就不多写了,讲讲我在这里所见到的一份标题为【六枝原则】的有关这座生态博物馆所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原则吧。之所以在这里我打算全文抄录下来予以网友,是因为该原则不仅仅适合于六枝生态博物馆,对于其他地方的同类型的博物馆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