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救护总队在图云关拥有虽多的救护与医疗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减低在抗日前线战场上
施救强度,因为该总队致力于战场救护的总体方针决定了其永远不会放弃对战场上的伤兵予以全力救护的这一基本职责的。在总队医务人员不会有太多增加的客观条件下,救护总队创新流动救护理念,提高战场救护效率,为此他们创新了三种战场救护方法来达到这一点。方法一流动卫生队;前线一般配两支急救队,一支接收重伤员,做初步的护理和后撤,另一支则负责"接力〃撤离伤员。
-方法二一随军转进;医务队进驻军队师部野战医院,战事急迫时跟随医院转进,多地迁徙。
---方法三一巡回医院;医疗队在前线设立"巡回医院,医院到哪里,条件有困难者,甚至露天进行手术。
----这三种新型救护观念的实行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需要以流动的方式来进行战场救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装备条件下,只有通过救护总队自身运输股所拥有的汽车来完成前线战场与后方救扶机构之间的伤员抢运与救护以及药品器材的运输工作了,该运输股所拥有的汽车多半都来自海外华侨的捐助,而当汽车运力不足以完成上述诸多任务时,也会依靠畜力和民夫等输送力量来予以完成,道路险峻,燃料缺乏以及在路途中有可能受到日本军机的袭击等隐患随时有可能岀现,这些运输队员不畏艰险,往来于前线各个战场,为救护总队最终圆满完成所担负的运输保障任务。
----虽然说这支救护总队是由中国红十字总会与国民政府合作所成立的一支半官方的救护组织,但全民抗战的国家意志和总队的成立宗旨都决定了他是一支执行国家抗战意志的医疗力量,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人道主义的方面来讲,它有责任与义务对于中国境内及境外所有抗日的军事力量予以医疗卫生及战场上的救助,而从这里位于展馆半地下层的第二展厅里所展示的文字也表明,从一九三七至一九三九年期间,救护总队先后从国内各地就近派岀了20多支医疗队抵达陕北延安,山西沁县,晋察冀边区等国内抗日根据地以及滇缅战场等地开展医疗工作和战场救护工作,并把其从国外募集到的大量医疗物资运送到这些由八路军和新四军所控制的抗日根据地之中,为改善这些根据地缺医少药的状况做岀了他们的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