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它包括祭祀,礼仪,生产,庆典,娱乐,社交及求偶等,它以有节奏的肢体动作为表现语言,表达人类的情感和诉求,贵州的民族舞蹈历史悠久并且种类繁多。在这里公布的一张贵州各民族舞蹈种类统计表告诉了每个参观者,绝大多数的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所独有的舞蹈种类
。 这些民族舞蹈极大的丰富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宝库,值得每个人去珍惜并发扬。
----如果不是在这里看到介绍的话,原本以为贵州少数民族除了民歌及民族舞蹈而来无其它的艺术门类了,原来,贵州的少数民族中也有数个民族有其所特有的民族曲艺门类,具体说来
比较著名的就有分布在贵州黎平,榕江及广西龙胜县,三江县和湖南通道县侗族村寨中的侗族弹唱"君琵琶〃,流行于贵州雷山,台江,剑河,丹寨,凯里和榕江县一代的以说为主,以唱为辅的苗族曲艺"嘎百福〃。流行于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区域内的大多数屯堡村寨的安顺唱书
。该唱书的唱词用字7句和10句排韵,段落之间内容采用5字句純正方言道白,以"一人多角〃的曲艺体说唱故事。该唱书既唱又白,表现手段较为丰富,
---双歌是水族的民间说唱文学,水语称之为"旭周〃歌
意为成双成对演唱的歌,通常一首完整的双歌可分为说与唱两部分,一套完整的双歌对唱至少应当包含有一次岀歌和一次答歌相配而成,它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敬酒,祝贺,叙事类双歌,另一类则是寓言型双歌。
---布依族八音坐唱是流行于贵州关岭,镇宁至黔西南州贞丰一带布依族聚居地区的一种传统说唱类曲艺。因其采用牛骨胡,葫芦琴,月琴,箫筒,鼓,钗,包包锣,小马锣等八种乐器合奏而得名,演岀人数8--14人不等。以丝竹乐器为主要伴奏,唱生,旦,净,丑诸多戏曲。表演者不做装扮。该曲艺形式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撮泰吉〃为"变人戏〃的彞族语言的译音,因为具有戏剧的雏形,而又被称之为"戏剧的活化石,其面具造型古朴粗犷,原料也是就地取材并粗略雕刻岀脸上的各部分器官,充分显示了原始美的自然风貌。
---好的音乐舞蹈离不开好的乐器的加持,在这里十几米长,近三十平方米的展示墙上展岀的来自全省各个少数民族所拥有的近百件乐器,这些乐器按照演奏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吹吸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四大类,这些都有着极其古老
历史的乐器在其历史进程中它们所担负的任务都有所不同,有的是作为图腾顶礼膜拜,有的是曾被作为灵物而贯通阴阳两界,更有的是被当事者作为了财富的代表或者权利的象征。而到了今天,它除了可以倾诉着演奏者的心声与情感外。更多的则是展示了创造者与工匠们世代相传的制作技艺与音乐智慧罢了。
--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全省总人口三分之一的省级行政区,其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也是极为丰富的,在这里展示的都是其中极富民族特色的。具体说来,主要包括竞技和表演两大类,前者主要有土家族的高脚竞速,水族赛马,侗族抢花炮等项目。而后者则主要有瑶族打陀螺,苗族独竹漂,甘溪侗族武术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