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节市博物馆印像记1

(2023-11-18 20:41:21)
标签:

历史

 2022 01 18 多云  0-13                                                                                                 本来,对这座位于贵州西北部毕节市南部新区境内的国家二级博物馆的参观是应该在前年的八月底完成的,但当时我来到时,该博物馆大门之上一纸进行内部整修暂停开放的通知让我又有了事隔十七个月以后的漫长时间以后又有了又一次来到这里完成对这座博物馆参观的机会,而开放的大门告诉我,一切皆正常。                                         因为是正常工作日的缘故,当我进入大门时,除了一位值班的工作人员外,并未有任何人,而这样的参观环境也正是我最喜欢的。            位于一楼大厅西端墙上的一幅蕴含着太多动物与人物以及各种生活用品图案的铜版画引起了我的注意,但这幅画究竟有什么深意。直到参观完成我也还是不甚明白。                                    相信,不需要博物馆在此介绍,只要只要稍有一些基本地理常识的国人都可以从中国地图中了解到毕节位于贵州西北部这个基本的地理位置,但如果要更多了解这块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改变在人们沿袭已久的惯性思维中这是一块蛮荒与贫困之地的印象,只需要进来看看吧。因为,这里太多的展示会让人们有所改变。                                       --虽然说,中国最早的人类化石不是在贵州发现的,但是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发现名列 前茅,贵州唯一发现的与人类起源有关的人类的近亲,即人类起源演化中的一个特化的旁支的巨猿化石地点就在毕节境内的七星关区朳耳岩。它的发现弥补了贵州在人类起源方面的一个空白。而在距今约三佰万年至近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从作为代表位于今天黔西市观音洞这个中国南方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早期以及贵州最古老的人类遗址中所岀土的堪与周口店遗址相提并论的3000多件旧石器制品和2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的发现来推断。生活这块拥有2·69万平方千米土地的地方的居民同国内许多地方的古人类一样经历了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发展阶段,他们多以洞穴为居,以打制石器为生产工具,以采集,狩猎为生,在漫长的岁月中平凡地创造着历史,一歩一步地走进人类文明的又一个代表阶段,新石器时代。                            --从打制石器的旧石器到磨制石器的新石器,虽然仅仅是—字之差,但人类却经历了200--300万年的艰难历程,与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分布在全市范围内多达7|1区【纳雍,威宁,赫章,织金,金沙,黔西,大方,七星关区】,54个点的发现规模相比,新石器发现遗址的规模也缩小到了4县一区【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金沙,纳雍,威宁】。 的规模。而生活在位于今天黔西市凤凰穿洞的居民或许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最早磨制石器从而成为开创贵州新石器时代之先河的哪一批人,而该遗址也顺理成章的在199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