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贵阳市南郊的青岩是贵州著名的文化古镇,通过今天在这里的参观,让我对这个古镇又有了新的认识,因为这里又是贵州地质历史中三叠纪古生物化石的一个重要发现地。因为在该镇范围内的新苑组岩层中,存在有包括双壳类,腕足类,棘皮动物,菊石,六射珊瑚,牙形类,海绵,腹足类,海生爬行动物的骨骼碎片以及陆生植物,藻类等多门类组成的化石群。共发现有200多个属种,它因此也成为了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中三叠纪安尼期热带,亚热带生物群之一。该生物群化石群的发现,也为研究二叠纪生命大灭绝后生命的复苏与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历史的车轮终于驶入了中生代的
大道之中,同时也把中生代三叠纪贵州爬行动物的代表性动物,贵州龙一类以及多种鱼龙类的化石带到了博物馆从而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之中。根据一般的动物命名规则。在它们分别被发现者以贵州盘县,兴义及关岭这三个发掘地名为前缀命名了众多的以龙这个中国人最熟悉的名称的一大批爬行动物。从公布的这些爬行动物名称以及它的分类属性来看,它大致包括了鱼龙类,海龙类,始鳍龙类,楯齿龙类,原龙类,龙龟类,龟类等七大爬行动物类型。按照时间顺序。盘县生物群生活在中三叠纪的安尼期,兴义生物群生活在中三叠系的拉丁期。关岭生物群生活在中三叠系的卡尼期;而中三叠系之所以有如此多的爬行动物存在,还主要是因为这个时间里,贵州省境内全部都是由海水覆盖的缘故;从该馆展岀的各种贵州龙化石标本来看,最长的鱼龙体长达到了8米以上,而之所以会有体型如此巨大的鱼龙存在,在我看来,主要还是与今天的大海里拥有巨大的鲸类动物同样的原因即拥有巨大身躯就会使海水有巨大的浮力让它们可以更加轻松的在海里游动。这条在该博物馆堪称最长龙的梁氏关岭鱼龙因最初在关岭县晚三叠纪地层发现的鱼龙除了因为长度惊人,以及因为骨髂化石保存完整这些难得的优点外还有一个这里展示的所有爬行动物都没有的一种优势。即在该鱼龙标本的躯干中后部,左侧肋骨之下右侧肋骨之上竟然保存了2条约有1·6m长的鱼龙胎儿。胎儿的脊椎完整连续,单单就拥有鱼龙胎儿这样的存在,就足以令其举世罕见了。因为它无论在什么时侯都是研究这种鱼龙生殖方式的珍贵材料。而让我非常吃惊的一种龙则是生活在2·43亿年前的一种名叫奇异滤齿龙的海生素食性爬行动物。奇异之处并不仅仅是一种只靠食用海藻为生的爬行动物,而是这只动物在食用海藻时,会用自己的口中所拥有的三种不同形态的牙齿分别用于啃食和滤食藻类。恕我孤陋寡闻,如果不是因为参观到这里的话,相信不光是我,还有别人都不会相信在远古
的贵州会有一种口中有三种不同用途的牙齿存在, 这难道不是一种生物界的
传奇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