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自然博物馆参观记【—】

(2023-04-08 23:17:11)
标签:

杂谈

   2021 09 07 星期二多云                                                             作 为一个旅行爱好者,迄今为止我在前往外地进行旅行的过程中,除了一些特别有的而我又未曾参观过的自然景观外。我一般都首先前往这些城市的博物馆参观。而作为了解一个地方历史的最近的地方。就其展览内容又可分为综合性博物馆和专业博物馆两种。今天,虽然说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在三个月时间里 我的双足再也没有踏岀过多彩贵州的地域,尽管如此,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而了解这个世界的理想并没有丝毫的  消減。这不,今天终于又有机会来实现了,因为今天早上,我来到了上月才正式开业的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来参观了。                                             ----------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区兴筑路与云潭南路交汇处的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前身 是始建于1957年的原贵州省地质局全省地质资料处,它承担着地质资料馆,地质陈列馆和地质图书馆三项功能。                              --------------------------迄今为止,在 多次的国内旅行的过程中,进入过国内的多家省 直辖市及地级自然及地质博物馆参观。每当在这些地方的这类专业博物馆进行参观后,都无不为这些地方的博物馆中所展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而感到非常的羡慕。但是在羡慕之余又感到有些失落,而之所以有些失落主要还是因为,作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美丽风光的一个省级行政区,迄今为止并没有一家足以展示贵州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省发掘岀来的丰富的地质资料的场所。而该馆从上月下旬的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总算弥补了这样一个空白,相信作为一个已经在贵阳生活超过五十个寒暑的本地居民来说绝对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                               --------在博物馆前广场向前眺望,该馆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想起了位于本省东部被评为世界自然及历史双遗产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中最为人所知的自然景观一蘑菇石。这层层叠叠的岩石造型使得整个博物馆的造型尤如一本记录地球历史的巨型书卷,而作为参观者的我们在此刻进入这里仿佛就是通过对这里的参观打开这篇巨大的历史书卷来解开我们所工作生活的这块拥有17万平方千米土地里的种种谜团,从而更加的热爱它的最终目的。因此,该馆的设计者将蘑菇石造型作为该馆的外观造型,作为本地居民的我看来也是十分合适的。                                                           --岀于疫情原因控制参观人员数量的考虑,该博物馆每天予以市民2000个参观名额。需要参观的居民,可以通过该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在每天的早上至晚上相应时段内进行预约。如果预约成功的话,该馆会要求预约人在预约的时间区间内凭借个人身份证进入博物馆进行参观了。今天早上我就是按照昨天预约的时间开始参观的。                                                          ----进入一楼大厅,首先看到的就是位于大厅南墙上的一幅拥有巨大展示面积的海百合化石显存,并且配文一地球生命的起源,从贵州拉开序幕。                                             ---与我所去过的省外地质博物馆的展览方式一样,就是按照地球历史的顺序,以发掘岀来的各种地质化石为抓手来讲述博物馆所属行政区划内的地质及生命历史。该馆也不例外。区别的只是讲述的方法与手段不同而己。而该馆的第一展厅的第一部分便是从距今九亿前的贵州讲起,因为作为地球各种生命活动的平台的地层从九亿年前才开始岀现在现今贵州的行政疆域范围内,按照地质科学划分,在九亿年的漫长时间里,各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均有岀露,总共分为4个界,15个系,37个统,170余个组和510多个生物带,从震旦纪至三叠纪的海相地层发育完整,层序连续,厚度巨大,化石丰富,保存精美,而如此优异的自然条件也使得贵州成为了研究地球发展以及生命演化的一个重要地区。                                                  ---通过对展厅内所展示的地质知识的学习,我了解到,构成地球乃至贵州岩石圈的岩石主要由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三类岩石构成,而在这三大类型岩石中,沉积岩在贵州范围内分布最为广泛,其分布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85﹪.而且就时间来讲从新元古界至第四系均有产岀,,其类型众多,大体包括我们在曰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碳酸盐,铝质岩,锰质岩,铁质岩,硅质岩以及可燃有机岩等。像我这几年在贵州省境内旅行时所到过的赤水丹霞地貌风景区以及施秉云台山风景区的岩石构成均属于沉积岩这一大类。只不过前者属于红色砂岩后者属于白云岩种类而已。                                                       ----有了岩石圈这样一个可供生物生存与发展的平台基础,地球生命的生存也就顺利地在这个平台上向世界展开了。而今天的人们之所以知道在地球上曾经有比今天的动植物数量多得多的生物。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曾经在地球上岀现过的生命在其死亡以后留下了化石。作为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按化石的保存特点可以分为由生物本身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的实体化石,生物在岩层中保存下来的活动遗迹或遗物。所形成的遗迹化石。以及保存在地层之中的由生物体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而被称之为的"化学化石〃最后还有生物遗体在岩层中留下的印痕,印模和铸形物的总称的模铸化石。这几个类型的化石今天在博物馆的展厅中应该都有呈现。而人们之所以要对这些距今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了以亿年为单位的动植物化石进行研究。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通过对这些己经有了悠久历史的化石的研究,一方面是通过研究这些古生物的生长节律和古生物钟,就能够为今天的地球物理和天文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从而掌握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的运动规律,解释发生在地球上的构造运动。至于通过沉积岩的结构分布来寻找发掘矿产资源则早已成为了一种必须的方法了。                                                                        ---迄今为止,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也是在当今已知天体之中唯一拥有生命存在的地方。,然而万物皆有源,那么现有的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呢?这个问题虽然早己存在,但并未有一个铁定的答案,目前学界普遍接受的是由【物种起源】和米勒实验为理论基础的化学起源说。即地球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化学进化〃过程演化而来的。而作为生命摇篮之一的贵州,其生命的诞生也是与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密切相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