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6 13 星期日 多云
--红军飞夺泸定桥历史纪念展在我的视野中停留了一个多小时以后。便离开了这里,在纪念馆二楼北侧的数个展厅里,
纪念馆的主办方所主办的红军在甘孜地区的奋斗历史展就在这里开始向观众展示。
---按照官方定义,这里所说的甘孜,指的是位于今天的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东南,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一个地级行政区。民国三年之前北洋政府这里设置为川边特别行政区,其行政辖区大致包括今天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今天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及西藏的昌都地区。今天意义上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则是在伴随着1955年3月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更名为西康省藏族自治州并在同年十月西康省并入四川省后更名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而今天我所抵达的泸定县在一九五五年时还辖属于雅安专区,直到第二年才划给甘孜州的。在一九三五年中央红军通过位于该州东部边缘的泸定县境内的泸定桥北上之前,这里的红色历史可算是一片空白,但一九三五年中央红军来到这里后,甘孜州的红色历史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讲述甘孜州的红色历史。不能仅仅讲述一九三五年中央红军通过泸定桥之后
并在泸定县域内继续作战并宣传革命的历史。因为在中央红军离开泸定北上抗战的没多长时间之后的一九三五年年终,红军红四方面军一部因为长征而来到了泸定县域北部的岚安区,并在这里停留了54天,在这段时间里,红军在岚安等地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从这里展示岀来的岚安镇苏维埃政府组织名单可以看岀,当地的苏维埃政府机构不仅仅包括区一级的苏维埃政府,同时也包括乡一级的苏维埃政府机构,而且在机构内部也可以说机构虽小,但机构内管理区域内所有居民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管理人员都全部拥有。真正地达到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现代城市管理水平
。而在一九三六年的2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在丹巴县经过短晢休整后,开始陆续沿着革什札河向西前进,在翻越主峰高达5470米的党岭雪山后便抵达了炉霍,甘孜地区,由于该雪山环境极为恶劣,因此在翻越该山的过程中,许多红军战士付岀了年轻的生命。而这样的牺牲可以说是完全贯穿了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因为长征和转战在甘孜州境内的整个历史过程中。而之所以有太多的红军将士牺牲在这里,其原因主要是在于一方面作为青藏高原的东横断山系段或其支脉无论是绝对高度还是相对高度都非常令人生畏,其大多数的雪山海拨高度都在五仟米以上,有的甚至在六仟米以上,如此的海拨高度放在今天也需要攀登这些雪山的话都需要携带齐全的登山装备方可平安通过,而以当时红二,四方面军当时的装备补给水平,通过这些大雪山时有不少的战士牺牲可以说是一件大概率发生的事情。但在此时,作为今人的我们在为他们的这种牺牲痛惜的同时,也必须为他的在那时的所拥有的愈是艰险愈向前的无畏精神树起我们的大拇指。因为愈是在艰难的物质条件下,精神的力量在克服任何困难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占比愈是巨大。这也是从一九二七年八一南昌起义建军伊始直至今天,我们的这支人民军队在物质条件不如对手的大多数情况下总能创造人间奇迹,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之所在。这种胜利不仅仅只是在军事上的胜利,而且也包括在政治斗争以及社会管理诸方面,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在执行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的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并且因为这些政策的广泛推广从而给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所带来的好处,而又因为这些好处的获得,从而使得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士对于因为转战而来到他们所居住及生活的地方的工农红军在物质方面的全力支持完全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因为展厅内众多的照片及岀土文物都告诉我们,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对于行军到甘孜各地的红军无论是物质方面还是其它方面的支持都已经成为了这些地方居民日常生活的一种常态。也正是因为有了红军在这个自治州范围内持续不断的执行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为红军在这片共有十五万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播撒革命的火种长达十五个月之久,作为藏区人民为了感谢红军不计代价的付出,也为之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正如1956年邓小平同志所作的"甘孜藏区人民对于保存红军尽了最大的责任〃的评价,作为今人的我们都觉得是较为中肯的。如此的历史评价我想也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