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色延安旅行记【十】

(2022-03-25 22:36:43)
标签:

旅游

历史

---- 乘坐当地岀租车不过二十分钟时间,便来到了宝塔山景区核心的宝塔山下,宝塔山古称嘉岭山,而之所以称被称为宝塔山主要还是因为在这座山的山顶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宝塔的缘故,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座海拨有1100多米高的山峰已经成为了红色圣地延安的代名词,中外游客来到延安,这里都是一个必须要游玩的地方。因此,这里的外地游客也是最多的,即便时已经到了下午五点多钟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而从景区游客中心游客乘车处观察,数百人因为等待摆渡车而形成的人流早己将乘车场地挤了个水泄不通,虽说从游客中心处到宝塔山山顶的相对高差绝对不会超过150米的这个数字,即便是通过位于山体北侧的从山底到山顶的公路歩行上山都不会费彡少时间,但是眼前我所见到的位于游客中心那密密麻麻的人群来看,仍然有绝大多数来到这里准备游览宝塔山景区的游客是不愿意通过山前的盘山公路以及山后的登山步道步行登山而是准备花上十元人民币的摆渡车车票价钱以及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来登上山顶来游览这座已经有了千年历史的宝塔了。或许原因在于,来到这里进行游览的游客据我观察起码有一半的都是操着全国各地不同口音的外地游客,这些游客在整个延安各处的景区游览了大半天的时间并在夕阳即将西下的时间来到这里之时,他们中间的绝大多数都已经是满怀疲惫或许已经再也没有太多的气力来爬这座尽管相对高度不过150米高度的小山而更愿意花钱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来结束今天的游览旅程了。对于这样的—种心态,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会与他们一样会采取这种方式来结束今天的游玩历程,我还是希望以一种正常的方式来完成今天在红色圣地的旅游行程。                                                       --近三十分钟时间以后,来到了山顶,终于可以以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视角来观察夕阳时分时的延安城了。来到山顶的西南端,夕阳照耀下的市区道路与延河呈现出一种不一样的景观,给了人们一种不同以往的感受,在我的身旁,与宝塔相隔不过二十余米的一座木结构的六角亭里悬挂着一口鑄造于公元1628年的一口铜钟,这口铜钟高与粗分别有150106公分,该钟原来悬挂于与宝塔山隔河相望的清凉山山顶的太和道观内。在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保卫处出于报警与计时的考虑而将这口铜钟移到了这里,因为这里的海拨高度的足以能够将这座铜钟所发岀的报警声音传到当时面积远比今现在小很多的市区内每个居民的家中来使忚们能够及时的躲避危险的机会。而抗日战争结束以后该铜钟却并未再返回清凉山的太和道观之中而成为了宝塔山景区为数不多的历史文物的一部分。这对于很多在延安旅游的过程中只游玩宝塔山而不会前往与它只有咫尺之遥的清凉山道观游玩的外地游客来讲绝对是一种意外的收获吧。                                                                          --当然来到宝塔山山顶,这个山顶乃至整个景区的主角宝塔是不可不讲的。从距离这座宝塔东端足有五十米的一个平台处矗立的一块不过一米左右高度的石碑以及景区的介绍都可以了解到,历史资料在告诉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游客,这座本名叫着岭山寺塔因其具有至少1200多年历史而被评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有44米高,塔基周长有36·8米,型式为八角九级楼阁式转塔,而这种型式的砖塔,在迄今为止全国各地现存的古塔中也还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在宝塔山顶的右侧,有一条小路连接着该景区的又一个景点式建筑一摘星楼,从摘星楼往上,经过攀登可以抵达景区海拨1135·5米的最高点。然而这些地方的景点因为时间的关系我已经法前往而只能沿着山体北端的盘山公路下山了,在山体西端紧临市区街道的山体上,又见到了有数十米长度以及最宽有十余米宽度,年代跨度有数百年之久的摩崖石刻,以后便回到已经空无一人的游客中心最终结束了对于宝塔山景区的游览。开始沿着右侧就是延安母亲河的延河的左侧向前行准备返回位于延安城南的旅店休息。这条发源于靖边县周山并经过286千米的跋涉在延长县凉水岸附近汇入黄河的大河或许是因为已经进入了降水开始逐渐减少的缘故其水量并没有很大,而为保证特定的河段有足够的流水,当地政府水利部门在这条河流在市区内的某一段为此设立了一座翻板坝来拦蓄这为数不是很多的延河水,如此水利工程的一个好处在于在这翻板拦水坝上游一段长度内的河道生态会因为得到更多的河水滋润而显得更加的生机勃勃,而如此水利建筑与上述好处伴随而来的则是这拦蓄坝以下一定长度内的河道则因为只有少量的河水流入因此生存于这段河道中并寄希望于河水而生存的部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就会受到一定的威胁则是肯定的了。因此如何在所取得的生态收益以及有可能丧失的生态环境之前进行权衡并达到一个人类可以接受的平衡会则是考核一个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能力的关健之所在。而令人欣慰的是,在今天大部分时间里旅游的过程中,与我若隐若现相伴而行的这条红色之在市区内的大部分河段的生态环境都还是治理得-不错的,假以时日,如果有机会再度来到这里的话,一定会发现这条延安人民的母亲河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的,这也是所有来过这里的国人以及延安当地人民所期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