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2018-03-23 09:28:29)
标签:
教育育儿 |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始终在尽力倡导“儿童在前、教师在后”。教师应该在活动中真正关注幼儿,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和反应,捕捉他们在活动中发出的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调整教育行为。幼儿必须通过自身活动去发现,认识客观世界,不断构建、完善自己的认知模式,而教师应追随孩子的兴趣点,角色退位,要为幼儿创造尊重、支持的环境,给予幼儿一些支持性行为。我们教师要有观念的转变,要放手儿童,给孩子提供空间和平台,追随孩子的学习方式,尊重孩子的学习特点,成为孩子游戏材料的提供者、观察者、引导者、思考者。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活动在前,讨论在后”的原则。也就是说此时教师的角色定位要更多的趋向于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教师要把握时机,延迟介入活动,引导幼儿讨论,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通过师幼的共同努力达到师幼活动协同。另外我们教师还要成为幼儿心声的倾听者,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和分析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在活动中我们对于孩子的表现和反映,如果予以关注,收到的教育成效会显著不同。
虞永平教授说过:“幼儿教师所要做的不仅仅是蹲下身来,更多的是要蹲下心去。”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和需要,做幼儿的大朋友;还要更多地有意识地关注幼儿园的互动信号,并积极地给予反馈和应答,使幼儿产生被支持感和信任感,使幼儿“亲其师而信其道”;同时,支持、鼓励和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往和互动。活动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幼儿的兴趣和幼儿所关注的问题,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富有个性地发展。在最近的一次区域活动中,有美工区的幼儿在给树叶涂色时不知道怎么涂,涂什么颜色,就来问我,我没有直接告诉他,而是问他这几天有没有见过树叶,又引导他看看窗外幼儿园的树叶,幼儿看了之后收到启发,涂上了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的活动遵循了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利用了周围的环境,使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得到了积极愉快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