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生本教育理念下活力课堂研究与实践(开题报告)

(2018-01-11 10:41:51)
标签:

转载

生本教育理念下活力课堂研究与实践

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选题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价值

(一)选题的意义:

21世纪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当前世界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是:人的发展。时代要求我们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设计的教育,特别重视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个体生命在其整体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精神性生命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呼唤我们的教育从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即变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二)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1.生本教育理念:生本教育强调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生本教育就是要激扬生命,把能交付的任务尽早地交付给学生,让天生的学习者在课堂中自然地发挥其内部的潜能。它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在生本教育体系理念中,其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其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从行为观上是全面依靠学生——学生是教育对象更是教育资源。是新时代新型的教育理念,它能使教育者在生本教育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教育的真谛,享受到教育的乐趣和儿童生命力量的神奇,得到良好的发展。

2. 活力课堂:活力课堂是一种全方位激发活力的过程,具体表现为课堂内讲述与聆听、提问与应答、阐释与分辨、讨论与交流、辅导与练习以及语言与形态等一系列具体可感或不可感的师生活动方式,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出课堂的“五活”,即教法活、学法活,思维活、语言活、课堂学习氛围活,从而实现全过程优化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最大限度提高师生素质,提升课堂品味。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有广东省教科所 郭思乐教授倡导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生本教育”。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从而使教育教学在实现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同时,也使教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     

十几年来,生本教育在内地、香港、澳门等地的近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等进行了实验,获得了意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成果。目前,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和学校开展着新一轮生本实验。

 生本教育的威力很强大,但是,“生本教育”仅仅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具体的操作模式和方法。目前为止,华北地区,尤其是我们邯郸市丛台还没有做出成效,甚至没有进行实验研究的区域和学校。

 山东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一〇三五十年磨一剑,是如皋“活动单”导学的先师;江苏泰州洋思“先学后教”,沭阳怀文的三动五自主,如皋的“活动单导学”等的思想都与“生本教育”理念有着相似之处。

国外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带给我们课堂教学启示:有全新的教学观,以发展学生智能为核心,促进学生和谐发展。重在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以学论教、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中心,有着平等民主教育观。有全新学生观,每个学生都蕴藏巨大潜能,学生是发展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特性,倡导个性教育。有全新的评价观:灵活多样。

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中,“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重结果更重过程”“知识的生成性”是其倡导的重要理念。

传统的小学课堂把教学过程视为知识传递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以师为本”,师生的本末倒置造成了学生的厌学,学生学习没有积极性、主动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直接传输给学生,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本教育理念,课堂教学中应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为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知轻体验的现状,应大力建构生本课堂,即在以善待差异、激发潜能、生本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突出知识形成的参与性、探究性和体验性,逐渐形成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科有特色生本课堂新形态,。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主张“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和行为观,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四)研究的价值:

 1.理论价值:通过研究,探索和总结出适合本校的“生本教育”理念下可实践、操作的有效课堂教学形态、管理策略、评价机制等,从而达到让教师对生本教育的认识是一种真正能把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结合起来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思想。

2.实践意义: 

1)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认识“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课程观等,对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学习的本质、对教学的功能以及对课程的实施原则等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2)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让一套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教学实施的方法论原则,比如“先做后学 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不教而教”、“以学定教”等,在教学实验中去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二、研究创新点: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一生本教育理念,本课题活力课堂研究与实践的创新点是:

1)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及长效性,让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得到充分保障,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2)观察活力课堂运作态势,研究教师、学生课堂行为,探索出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研究目标、内容、思路、方法

(一)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对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各学科活力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以及在本校的推广与实验,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逐步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让实现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上有效的学,促进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2.成果状态目标:

1)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体现“以生为本”,实现多元合作、多向互动;实现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探索总结生本教育理念下学生有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2)教师: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新发展,带领打造一支集学习、工作、研究为一体的科研化教师队伍。

3)学生:学生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勤于探究和实践,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4)学校:以点带面,提升学校校本教研的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二)研究内容:

1、创建活力课堂有效策略

1)教师观念转变,从“备教”到“备学”,精心设计课前研究(即教学设计),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实施教与学,以提高课堂效率。不断地研究与实践中,培养善于创造活力课堂教师队伍。

2)学生的观念转变,从“讲台上的学习”转化为“课桌上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其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精神得到培养。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向上、自信大方、友好合作、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成绩优秀”的时代新人。

3)建立活力课堂以生为本分类评价,由甄别评价转变为激励评价,激励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兴趣。

2、创建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原共有课堂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与实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     

3、创建活力课堂评价标准。 课堂上充分体现五“活”原则,分别为教法活、学法活,思维活、语言活、课堂学习氛围活。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生本教育理念下活力课堂研究与实践”,将在我校范围内,在一至六年级展开。从现实教师的备课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教师在教育观念中,备课和上课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入手,以学生为主体,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重塑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行为研究,案例研究调查(问题、访谈、听课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以生本教育理念为突破口,深入挖掘生本教育与我们本地实施的冀教版教材教学相融合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在打造活力课堂实践中,我们实行“真问题”研究推动策略:问题收集(发现)——问题反思(分析)——形成解决策略---实践提升——总结升华。构建比较成熟的可借鉴、可操作的小学生本教育理念下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并推广普及,提升学校发展内涵。

2、研究方法:

我们将以生本教育理念和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深刻反思,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进行验证,主要运用行动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经验总结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探求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实现高效课堂。

①教育实验法:(1)选取部分老师,开展“生本教育”理论学习。(2)选取部分班级开展实验。

③调查研究法:利用问卷、了解、交谈、现场观察等形式,老师、学生、对开展“生本教育”的态度,对研究前、中、后期课堂教学中教师行为的现状进行对比,为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④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实施高效课堂教师有效行为的研究,不断修订行动方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形成教师高效的教学行为。

⑤文献研究法:阅读、研究、分析关于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指导课题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操作。

⑥经验总结法:鼓励教师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修改、补充和完善操作措施,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

四、组织与分工:

1、人员组成:

1)组长:李华

2)副组长:王文庆

3)成员:石琰、王文庆、王艳芳、冯观观、李桂娥、弓  弦、王巍、宋敏、武璐、姚尧、刘薇

2、人员分工:

1)石琰:全面负责协调、督促研究进度;

2)李华:负责课题研究的总体设计;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组织研究工作;

3)王文庆:负责撰写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4)冯关关:负责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分析、整理,问卷包括:

《生本教育理念下活力课堂研究与实践》教师、学生及课堂教学等方面的《问卷调查情况统计表》

《研究前、中、后期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行为的现状进行对比》;

5)弓弦、王巍、刘薇:负责阶段总结;

6)王艳芳:负责资料收集整理;

7)弓弦、王巍、宋敏、武璐、姚尧、刘薇:负责研究工作授课及论文各学科《生本理念下活力课堂前置性作业设计设计》《构建生本教育下的活力课堂教学模式》撰写;

8)李桂娥:负责工作报告。

五、研究进度:

(一)准备阶段:( 2013.7~2013.12)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撰写研究方案,根据教学现状,设计调查表和访谈提纲,对学生喜爱的课堂模式、教师授课形式、学生学习形式等做一了解,完成现状分析,组织老师学习培训,提高认识。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4.1-2015.7

实施生本教育实验,找准生本教育与新课改相融合的结合点和切入点,逐渐完成课题的论证,不断总结阶段经验,形成相关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在省、市、区刊物上发表或参加各级教育成果评比;

(三)实施阶段期研究阶段 2015.8-2015.10 ):筛选、整合和完善课题资料,初定小学生本教育活力教学模式。

(四)研究的总结阶段(2015.10-2015.12 )将各阶段的成果整理、汇总,并分析、研究、总结、提炼,收集数据,做好结题验收工作,写出研究报告,并提请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验收。

六、研究基础

(一)课题负责人情况

 课题负责人,她对科研兴教十分推崇,对教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她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关注生活快乐写作》圆满结题;作为第一参与者省级研究课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邯郸文化校本课教学研究与实践》已顺利结题,科研成果评为省一等奖;主持市级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创造小学数学情境的研究》圆满结题,受到专家的好评。

(二)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课题组人员构成

本课题组主要参研人员均参与的全国、省、市级课题研究过,并取得良好成效;所撰论文有多篇在市级、县级教育教刊上发表或获得各级部门颁发的论文一、二、三等奖等级证书。积累了研究经验,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思想观念新,接受新事物快,有较强的吃苦钻研精神、团结合作精神,教科研意识浓,再加上校领导的直接引领、管制,大力的支持和全组队员的不懈努力,因此完全有能力将本课题顺利完成。

(三)所在单位条件

 我校是标准化小学学校,在校园建设及硬件设施配备上都较先进。目前,学校已配备了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微机室等,并组建了校园网,可实现网络共享,我们可借助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手段捕捉新信息,了解外地的研究动态,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七、经费分配

资料费(购买与收集相关的资料)500元;学习培训费差旅费(赴外地考察)1500元;小型会议费(进行方案论证,专家座谈等)500元;开题结题鉴定论证费500。以上四个科目经费预算为3000元。已用费用赴石家庄参加《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年度立项课题培训研修班》430元,省立项200元,邯郸市开题会议200元。

由于该项目属于自筹资金项目,所以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尽可能既节约开支,又圆满完成课题研究。

八、主要参考的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 《生命的律动——生命教育实践探索》(刘志军等著)

[4] 《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陈珍国

[5] 《活力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教学艺术》(林伟民,侯建成)

九、预期成果

生本教育理念下活力课堂教学案例集;

生本教育理念下活力课堂论文集;

生本教育理念下活力课堂集锦(光盘);

《生本教育理念下活力课堂研究与实践》研究报告

                                              

 

 

 

                                              赵都小学

                                               2013 10 25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