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线段破坏的第一种情况:笔破坏

(2017-04-29 03:29:33)
分类: 缠论通解
线段破坏的第一种情况:笔破坏

第一特征序列元素与第二特征序列元素间无缺口。

这种情况说明转折点后走势回抽的力度较大。

笔破坏后走势的完全分类:

1.笔破坏后不走出标准特征序列分型,则原线段延续。

如果第一笔出现笔破坏后,接着的一笔就创新高,这时候,显然构成不了线段对线段的破坏因为没有形成反向的线段。

缠师解盘:

今天的走势,从纯技术的角度,连一个线段都不一定100%确认完成了,为什么?因为都没100%满足线段完成的条件。该线段完成的判断,显然属于第一种情况,本来第一种情况是属于相对简单的。但由于特征序列的分型一直没有最终完成,每一次上冲都新高,而下来都是一笔,形成所谓的向上倾斜三角型走势,该走势的特点就是99%回跌到三角形启动的位置,尾盘的跳水满足这一跌幅,但只是一笔,所以如果明早一下高开在5000点之上猛烈上攻,不再回跌到5000点下,那这线段还真一时完成不了。当然,一般情况下,这线段已经在今天的最高点处完成,所以在上面标记上56,但这是否最终确认,还要上面说的这种情况不发生。

 http://s4/mw690/006CKs76zy7aIKBuemD53&690

一般来说,1分钟线段都不会延续这么长时间,能延续这么长时间,反而是一个技术上的重要提示,证明多方上5000点的冲动比较大,反复闹,而上面,有人不断压制,所以才会走出向上倾斜三角型的走势。而到尾盘,差不到一点见5000了,多方一股真气突然泻去,回到倾斜三角形起点位置。主要是如530般在亢奋状态突然被惊吓留下了后遗症,因此往往在关键时刻都来这么一下,尾盘收回去一半,只是表明多头上攻的欲望依然没得到满足,如此而已。

今晚的消息面很重要,连续两天有消息了,如果今晚还来什么调控玩意,这走势变数就大了。由于选择了第二种走势,短线政策面的变化起着重要分力的作用。如果今明两天没什么特别消息,使得关于政策面组合拳的猜想暂被搁置,那么,上上5000点去满足一下多头的欲望,也是理所当然的。

2.笔破坏后走出特标准特征序列元素分型,原线段终结。

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从转折点开始,如果第一笔就破坏了前线段,进而该笔延伸出三笔来,其中第三笔破点第一笔的结束位置,那么,新的线段一定形成,前线段一定结束。

特征序列的顶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顶分型的高点处结束,该高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特征序列的底分型中,第一和第二元素间不存在特征序列的缺口,那么该线段在该底分型的低点处结束,该低点是该线段的终点;


http://s14/mw690/006CKs76zy7aFt6ZZyl5d&690

第一种情况(标准的第1种情况)

http://s9/mw690/006CKs76zy7aFtyd2Fa58&690

分段分析:对于g2处的顶分型,其特征序列元素为g1d2、g2d3、g3d4,由于d3低于g1很显然属于标准的第一种情况,因此g2处的顶分型可以确认。该图是两段,d1-g2是一段,g2-d4是一段。

当下分析:这种情况下,一般会表现为d2g2力度与d1g1盘背。如果d2g2与d1g1盘背,应该在g2处抛掉半仓(因为不能肯定是否会跌破g1),等g3回试不创新高后再抛光剩余的筹码;如果d2g2与d1g1不背驰,则可以在g3回试不创新高后清仓。

种情况(特殊的第1种情况之1)

http://s12/mw690/006CKs76zy7aFtyh4lJ8b&690

分段分析:这个图g2处的顶分型显然是第一种情况,特殊之处在于特征元素g2d3完全包含了特征元素g1d2,但由于g2d3并不属于线段d1-g2的特征元素,因此不能做包含处理,所以g2处的顶分型是成立的。关于这种情况,71课中有详细论述:"最后一种情况,就是最早破坏那笔就是转折点下来的第一笔,这种情况下,这一笔,如果后面延伸出成为线段的走势,那么这一笔就属于中间地带,既不能说是前面一段的特征序列,更不能说是后一段的特征序列,在这里情况下,即使出现似乎有特征序列的包含关系的走势,也不能算,因为,这一笔不是严格地属于前一段的特征序列,属于待定状态"。所以这个图是两段,d1-g2是一段,g2-d4是一段。

当下分析:直到g3完成时,都先与第一种情况相同处理即可(在g3这里一定要清仓完毕)。之后看第三类买卖点的情况决定如何操作。




系统学习缠论通解可加入“缠论通解演练班”,咨询热线:微信号houdezaizhi,QQ:349670075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