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缠论通解
缠论通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326
  • 关注人气:1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宽笔的定义

(2017-04-24 19:47:36)
分类: 缠论通解
http://s14/mw690/006CKs76zy7ah9I96hLfd&690

对于不同的软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缠师计算了一下能量力度,觉得可以把笔的成立条件略微放松一下,就是一笔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顶分型与底分型经过包含处理后,不允许共用K线,也就是不能有一K线分别属于顶分型与底分型,这条件和原来是一样的,这一点绝对不能放松,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能量力度;

2、在满足1的前提下,顶分型中最高K线和底分型的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K线),不考虑包含关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线。显然,第二个条件,比原来分型间必须有独立K线的一条,要稍微放松了一点。

从以上严格笔与笔定义看出,二者都强调了分型的三元素间必须相互独立。而它们唯一的区别在于顶分型中最高K线与底分型中最低K线之间(不包括这两K线)是否考虑包含关系。值得注意的问题:分型中的最高K与最低K应该以包含处理后的最前的那根K为准(后面K线高低点被包含处理掉的忽略不计),并且独立K的高低点也应该以包含处理后的高低点为准,总之一句话,高低点一切按包含处理后为准。

http://s1/mw690/006CKs76zy7ayzRIl1eb0&690
其实,缠师的划分只是个示范,只是为了让各位能明白真正的划分,如果你真明白了划分的原则,不看也可以,根据自己系统的数据,都有唯一正确的答案。

分型、笔、线段,都是最基本的准备,关键还是通过这去分出更高级别的走势类型,那才是操作的关键之处。所以,一定要把这两部分的区别搞清楚。

http://s15/mw690/006CKs76zy7ayA5iCXIce&690

① 市场学生的博对答

这种情况 算一笔吗?

http://s11/mw690/006CKs76zy7ayzRRNt89a&690

首先要进行分型的顶、底那根的包含处理,这是必须的,而中间就不用处理了。此图顶包含处理完,顶底间只有二根。其实也不用找那么多特例图,钻那个牛角。记住我上面的图示就行,合并前中间不少于三根,合并后中间不少二根 。因此无论是按严笔还是宽笔定义,均不算一笔。
未处理包含之前顶底间只有二根,不符合宽笔第二条要求,更不符合要求合并后三根的严笔定义。

宽笔允许合并后顶底间只有二根,但合并前必须不少于三根,二个条件缺一不可。
顶的那二根并列只能算是顶的范围,是要进行合并的,不能算作顶底之间。

前面宽笔一文中回答缠友那个顶部并列二根K线的例子,就是因为先得把顶确立下来,才能谈其它的,而二根同长的K线,根本没法分清哪个是顶,更深入地说,前面一笔的结束位置也是无法确认的。如果你把右侧这根当作顶的话,那中间只有二根K线,而把左侧这根当作顶的话,却又缺少足够的依据把前一向上笔结束位置定为第一根。   

其实第一个箭头按宽笔定义也是成立的,但为何缠师认为它不是呢?这里就涉及到缠师对笔成立条件进行了一个修改,而这个修改对严笔、宽笔均是一样要求的。原来对于笔成立的相关条件有二条,一是是顶分型中的顶那根至少与底分型底那根有不相重叠的部分,直言之就是顶那根一定要高于底那根;二是分型的顶底须是一笔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这点与线段不同,线段二端并不一定就是线段区间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细分析缠师“因为顶分型都在底分型下面”这句话的含义,其等价于构成顶分型的左侧K线必须高于底分型的低点,这比原来只要求顶高于底更严了。但是缠师仅提到这种从顶分到底分的走势要求顶分左侧K线不能低于底分型的底,但并没有提及构成底分型的右侧K线是否不能高于顶分型的顶,这二者在逻辑上并不是一回事,因为走势是从左向右展开的,已经完成走势不会受后面影响的,这一点有心人会明白我在说什么,在评论着什么。

缠师在 2008-09-22 15:13:38 所发的《行情级别分析》一文中提到周线笔反弹印证了本博上面的分析。缠师为何后来要加上“顶分型都在底分型下面”这句话?坦率地说,那是因为缠师在从形态学向动力学方向深化,如果一个向下笔不能突破顶分型最低点,那么这一笔的走势力度就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必须要向下突破顶分型的低点,但底分型的右侧K线走势与前面顶分型无关,完全可以高于顶分型区间;类似的,对于向上笔来说,必须突破底分型区间上沿,这一笔才有足够的力度!某当今最火的模仿秀以天才自居,却不明白这个道理,结果弄出顶底分型区间必须不能完全重叠的高论。如果称为某论随便,但硬说这是当今最现代的缠论,那真的是让人哑然失笑。

② 宽笔定义有二条,二条是交集关系,类似要找高的男人,第一条是找男人,第二条是在男人中找个高的。第一条讲的是合并后有各自独立的顶底分型,但不要求二分型中间再有一独立K线,缠师反对的是62课图3,一共三根连续K线,顶底间只有一根,构成分型重复使用到中间那根,而这种情况是排除中间三根K线连续包含,62课图4就是缠师第一条所描述的样子,注意这是进行合并后的结果。而第二条是在第一条基础上展开的,但此时要放弃合并概念,只要顶底间有三根就可以,但要注意的是,这时首先要把顶底确立出来,至少一眼能够找出顶底单根K线,否则一切免谈,我解释这个主要是为了说明顶部二根等长K线并列的情况,那时顶是哪根无法确定。  

 对照本博前面宽笔一文的示意图,不难明白第二箭头处就是最新标准的笔,这属于底分型中的底与右侧第一根K线有包含关系的那种,但要引起注意的一点是,如果这二根K线互换个位置的话,那么连新笔也不成立的,因为底与顶之间此时只有二根,必须找到顶底后,才能谈合并、谈顶底间的K线根数不少于三根。

下面第一个绿箭头处不是笔,为什么?因为顶分型都在底分型下面了,怎么可能?而第二箭头处就是标准是按最新标准的笔了.(师的原图意思为底分型的第二元素在顶分型第一元素里。指分型区间)

http://s8/mw690/006CKs76zy7ayzS03HN27&690

    旧笔新笔画法的总结图:

http://s9/mw690/006CKs76zy7ayzS5yvm78&690

究竟有多细微的程度,各位可以看下图。

关键是绿箭头指着的两个K线,第一根范围是[4594.91,4597.57],第二根范围是[4595.19,4597.44],由于第一根是最高收的,而4597.57与4597.44相差极为细微,所以可能就是0.1秒的数据收集差异,就导致在同花顺中的包含关系,在别的软件中就是第二根的高点比第一根的高一点点,就不是包含关系了,第二根才是分型的顶,这样,笔自然就成立了。如果这里的笔成立,那么整个分段就有一定的变化了。不过,这并不实质影响整个走势的分析,由于各位也应该明白,为什么在实际的分类中,必须要从分型和笔开始,最后由线段构成最小级别的中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样,到了最小级别的中枢的层次,这种微小测量误差造成的差异就可以尽量地抹平了。而到了更大级别的中枢,这些就不再存在。当然,这不是分型、笔、线段的主要功用,但也是其中之一。

http://s7/mw690/006CKs76zy7ayzS4HFY36&690 

这件事情,可以给出一个结论:缠论是可以进行最精确的研究的,而且这种研究是绝对科学客观的,只和分析的具体图有关,只要是同一个软件的同一张图,就有绝对唯一的答案,在这个答案面前,无论是谁都一样平等。并不因为ID研究出了这理论,ID就有任何权威,在理论面前,人人一律平等,ID也有出错的时候,但缠论是不会错的,结论是唯一客观的,这叫依法不依人。

缠师答疑:缠师一直是用严格笔的定义

Q:缠主,昨天又重新说了笔,我们以后画线段按新定义还是老定义呀?

A:那主要是为了不同软件间可以减少不同,因为,K线的个数是肯定基本一样的,这样,就不会因为一些微小的差别导致不同的结果。而且,分别起来更简单,所以,可以用新标准。其他都不需要改变。ID自己一直用老标准,因为从来只用一套软件。但这理论公开,就有一个适应性的问题,毕竟不能要求所有人只用一套软件,所以稍微改改,又不影响最终的判断,又何妨?


如欲系统学习缠论通解可加入“缠论通解演练班”,咨询热线:微信号houdezaizhi,QQ:349670075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缺口的处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