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标签:
文化教育 |
分类: 部编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
【教学重点】
2.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2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段落写清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文中很多段落,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例如: 1.(课件出示2) “《赵州桥》的第3自然段,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赵州桥》一文的第3自然段,围绕一个什么意思写的?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2.(课件出示3) “再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3自然段,写了各种各样的店铺,还写了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清楚地写出了‘画上集市的热闹。’”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的第3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呢? (是围绕“画上集市的热闹。”这个意思写的。)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5)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标牌上的词语,指名领读。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 参考答案: shuì wù jú fán yì zhàn
税 k fi un yuè ln shì
咖
啡 fèi pn shu òu zhàn nón mào shì chn
废 3.你从这些标牌上,你知道这个部门是做什么的吗? 税务局:主管税收工作的直属机构。 防疫站:为防治疾病,研究保护和增强人类健康而设立的预防医疗机构。 咖啡馆:喝咖啡的场所。 阅览室:是图书馆的服务设施。图书馆为读者在馆内使用文献而提供的专门场所。 废品收购站:指主要从事废品回收的回收中心 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是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双方直接进行买卖活动的场所。 三、词句段运用
1. 这个题是仿照例子,用上连续动词,介绍一次手工活动。 2.说一说,小组交流,读读句子,选择什么手工活动介绍。 3.小组代表发言:(板书:连续动词)
(二) (课件出示10)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说一说下面的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特点? 小组交流,代表展示,师生评议。 这两段话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每个片段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 第一段围绕“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写的。 第二段是围绕“桥面两侧是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写的。 3.仿照上面的文段,写一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去写。 (课件出示12)示例:深秋季节,绚烂的菊花开了,五颜六色,有的是淡绿色,清雅美丽,有的是深紫色,摇曳多姿,有的是桔黄色,灿烂夺目。 四、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学习词语。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以上词语都是有关什么的成语?(都是传统文化的成语) (板书:传统文化的词语)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是说“毛笔、墨汁、白纸、砚台”是书写的工具,被称为“文房四宝”。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种技艺是高雅之人所喜欢的。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是说“梅花、兰花、翠竹、菊花”高洁、儒雅是花中的四君子。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中医上的四种诊断方法。 5.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交流关于段落中心句的知识,学会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学会仿照例子写句子,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学会写连动句,学习一些传统文化的词语。
|
【设计意图:出示交流内容,通过例句的分析,学习围绕一个中心写片段的方法。】
【设计意图:认识标牌上的字,其实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自主识字,功夫在课外。】
【设计意图:词句段的设计其实就是对“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段的运用与实践,还有用连动词语写句子的能力。】
【设计意图:积累和理解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词语,让学生爱传统文化、乐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积累词语的能力。】
|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围绕一个中心意思
连续动词
传统文化的词语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不足之处:由于是训练课,一定尽力让学生自己先尝试,老师不要做过多指导。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版块交流关于段落中心句的知识,学会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学会仿照例子写句子,学会围绕一个中心写一段话,学会写连动句,学习积累一些传统文化的词语。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知多少: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五岳:北岳恒山 西岳华山 中岳嵩山 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语文园地三》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是交流本组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还可以说说自己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教学时,我分两步进行,首先,明确话题内容。围绕交流平台的话题进行交流。话题一是本单元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子进行描写的。话题二是自己的习作中如何去围绕中心句子书写以及表达自己的感情。其次,指导学生话题习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本单元写作方法,以及运用生动活泼、精准的词语描述事物的手法。使学生明白在写作中写作手法的运用及情感的表达能提升习作的品质,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在班级内交流小组优秀的内容。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内容可写,作文也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了。
“识字加油站”在认识几个处所名称的同时引导学生认字。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些处所的图片,让学生们有直观的印象,再指导他们认词,同时对这些标牌进行讲解其功能,理解认识每个词语。这样有的放矢,训练目标明晰,方法简单易操作,提高了识字和分类的效率。学生在学习时,由点到面,逐层深入,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教学中,教师还注重了以读促教、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通过读,感受领悟,掌握所学。
“词句段运用”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能够理解句子表达的意思。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的解释定义,记 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 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 因 此,运用比较法进行词语教学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引导学生在这一教学中积累优美的句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听读的能力都能得到发挥,将写作、口语交际融合在这一教学片段中。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再表达出来,这样也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日积月累”教学中鼓励学生认真读,认真思考,通过多读、认真观察和思考,熟练掌握内容并牢记下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歌谣的意思,在读中感悟,进而理解表达的意思。在教学中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我还营造和谐合作的气氛让学生愉快地交流,锻炼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
当然,教学中也有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情境的创设不够到位,如在教学“日积月累”时,只注重了学生记忆口诀,没有注意情境的创设,如果能够将口诀中涉及的物品以课件形式附上文字说明,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这些物品,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